:::
資料庫查詢時間:882.7536 ms
共 24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洪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浩大的水流。《文選.左思.蜀都賦》:「若雲漢含星而光耀洪流。」
|
流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生動活潑而不呆板生硬。《宋書.卷一一.律曆志上》:「徵聲抑揚流利,從下而上歸於中。」《紅樓夢》第七八回:「或擬白樂天〈長恨歌〉,或擬詠古詞,半敘半詠,流利飄逸,始能盡妙。」
2.流暢靈活。如:「書寫流利」、「他的英語非常流利。」
|
從諫如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有雅量,能像水由高處順流而下般接受別人的直言規勸。清.洪昇《長生殿》第二齣:「任人不二,委姚、宋於朝堂;從諫如流,列張、韓于省闥。」
|
擊楫中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朝祖逖率軍北伐,渡江至中流時,擊打船槳而立誓恢復中原。典出《晉書.卷六二.祖逖傳》。比喻收復失土,報效國家的壯烈情懷。《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晉罹五胡之亂,而祖逖擊楫中流,誓在興復。」
|
流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恩惠德澤流傳於後世。《穀梁傳.僖公十五年》:「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後漢書.卷六一.左周黃列傳.左雄》:「流光垂祚,永世不刊。」
2.流動、閃爍的光彩。三國魏.曹植〈七哀詩〉:「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三國演義》第六三回:「只見正西上一星,其大如斗,從天墜下,流光四散。」
3.指如流水般逝去的光陰。唐.李白〈古風〉詩五九首之一一:「逝川與流光,飄忽不相待。」《儒林外史》第一回:「功名富貴無憑據,費盡心情,總把流光誤。」
4.特指隨波流動的月光。唐.陸暢〈簾〉詩:「勞將素手捲蝦鬚,瓊室流光更綴珠。」宋.蘇軾〈赤壁賦〉:「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泝流光。」
|
流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散布、傳播。《孟子.公孫丑上》:「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三國演義》第一回:「中平元年正月內,疫氣流行,張角散施符水,為人治病。」
2.盛行一時。如:「今年再度吹起復古的流行風。」
|
流於形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演變成徒具表面形式而無實質內涵。如:「會議必須發揮功能,不宜議而不決,流於形式。」
|
逕流係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集水區水文系統(如圖)的平衡可以下式來表示:
P-R-G-E-T=△S 式中,p為降水;R為地面逕流;G為地下水流;E為蒸發;T為蒸散;ΔS為貯蓄變量。 所謂逕流係數,則是地面逕流與降水的比例(R/P)。由以上關係式,可以瞭解逕流係數代表集水區地面從降水得到水量的能力。 排水演算中著名的合理法即是利用此逕流係數(C),將逕流洪峰(Qp)與降雨強度(i)以及集水區面積(A)建立成如下的關係: Qp=CiA |
流裡流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浮誇而不正經。如:「那個人看起來流裡流氣的,真不討人喜歡。」
|
流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流亡離散。《漢書.卷四五.蒯伍江息夫傳.蒯通》:「今劉、項分爭,使人肝腦塗地,流離中野,不可勝數。」漢.李陵〈答蘇武書〉:「流離辛苦,幾死朔北之野。」
2.光采絢爛的樣子。《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上》:「曳紅采之流離兮,颺翠氣之冤延。」漢.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彤彩之飾,徒何為乎?澔澔涆涆,流離爛漫。」
3.眼淚、汗水、血等液體滴流的樣子。漢.司馬相如〈長門賦〉:「左右悲而垂淚兮,涕流離而從橫。」三國魏.嵇康〈養生論〉:「夫服藥求汗,或有弗獲,而愧情一集,渙然流離。」《三國志.卷三六.蜀書.關張馬黃趙傳.關羽》:「時羽適請諸將飲食相對,臂血流離,盈於盤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4.一種青色寶石。明.周嬰《巵林.卷六.通焦.離有十六義》:「〈西域傳〉曰:『罽賔國出珊瑚、虎魄、流離。孟康曰:『流離,青色如玉。』」也作「璧流離」、「琉璃」。
5.鳥名。梟鳥。《詩經.邶風.旌丘》:「瑣兮尾兮,流離之子。」漢.毛亨.傳:「流離,鳥也。少好長醜,始而愉樂,終以微弱。」唐.孔穎達.疏:「陸璣云:『流離,梟也。』」《正字通.木部》:「梟,鳥生炎州,母嫗子百日,羽翼長,從母索食,食母而飛。關西名流離。」也稱為「角鴟」、「貓頭鷹」、「鵂鶹」、「鴟鵂」。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