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5.633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規行矩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舉止守法不苟且。宋.司馬光〈稷下賦〉:「端居危坐,規行矩止,相與奮髯橫議,投袂高談。」也作「規行矩步」。
一籌不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點計策也籌劃不出來。見「一籌莫展」條。01. 宋.吳泳〈張范授武翼郎制〉:「言之則利析秋毫,行之則一籌不畫,寧不誤我王事哉?」
02.宋.劉克莊〈趙倅與灝條具軫腹事宜狀〉:「奈何玩習苟且,憂其急而妄動,幸其緩而自寬,急則匆匆……緩則一籌不畫,自始至終墮虜狡謀,至今以疆場之憂上勤宵旰,執事者失策甚矣!」 
容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曲意逢迎以取媚於人。《後漢書.卷六六.陳蕃傳》:「是非不諫,則容悅也。」唐.韓愈〈為河南令上留守鄭相公啟〉:「以為事大君子當以道,不宜苟且求容悅。」
忍垢偷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忍受羞辱,苟且求生。唐.陳子昂〈為張著作謝父官表〉:「所以忍垢偷生,剋躬自勵,期效萬一,補過酬恩,灰軀糜骨,以甘心願。」也作「忍恥偷生」、「忍辱偷生」。
憂公忘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心憂勞國事,不顧及私利。《魏書.卷七五.尒朱兆等傳.史臣曰》:「若使布德行義,憂公忘私,脣齒相依,同心協力,則磐石之固,未可圖也。」宋.司馬光〈遠謀〉:「上自公卿,下及斗食,自非憂公忘私之人,大抵多懷苟且之計。」也作「憂公無私」。
偷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苟且求生。《戰國策.劉向序》:「苟以詐偽偷活取容,自上為之,何以率下?」唐.韓愈〈祭鱷魚文〉:「刺史雖駑弱,亦安肯為鱷魚低首下心,伈伈睍睍,為民吏羞,以偷活於此邪!」也作「偷生」。
苟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苟且容身。指不以正道居位。《文選.張衡.思玄賦》:「不抑操而苟容兮,譬臨河而無航。」
苟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苟且貪生。唐.張籍〈西州〉詩:「良馬不念秣,烈士不苟營。」
狗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苟且無恥。《聊齋志異.卷七.金和尚》:「狗苟鑽緣,蠅營淫賭。」
媮合苟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奉承苟且,以求容身。《漢書.卷五一.賈山傳》:「退誹謗之人,殺直諫之士,是以道諛媮合苟容,比其德則賢於堯舜,課其功則賢於湯武,天下已潰而莫之告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