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9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033.73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街頭人秀;黑臉團表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劇形式。始於美國,在英格蘭也相當流行的一種團表演。其特性是表演者為白人,但妝扮成黑人,以滑稽的方式模仿黑人苦力。美國黑臉團創始人是萊斯(Thomas Dartmouth Rice),通常被稱為吉姆.克勞(Jim Crow)。他扮演黑人,並因其表演使得黑臉團的歌曲風行一時。這種表演在1850年至1870年時達到頂峰。該表演基本上分成兩部份,第一部份由白人發問者站在舞台中間,其他表演者排成半圓,兩端各有一位演員為巧辯者,其一稱做坦伯(Tambo),耍手鼓;另一位是搒斯(Bones),敲響板。白人司儀身著禮服;扮黑人者則著華麗俗氣的燕尾服或條紋褲。表演由隆重的合唱開場,接著,司儀和巧辯者一問...
《簡明大英百科全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六,古稱六經為六。經泛指經書。漢.王充《論衡.增》:「經萬世不易,猶或出溢,增過其實。」
2.經術。「」文獻異文作「蓺」。《後漢書.卷二三.竇融傳》:「臣融朝夕教導以經蓺,不得令觀天文,見讖記。」
國立臺灣術教育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機構。成立於1956年建址於現在地──南海路植物園。1957年定名為「國立術館」,隸屬教育部社教司。1984年發佈暫行組織規程,更名為「國立臺灣術教育館」,1985年正式公佈組織條例,以掌理臺灣地區術教育之研究、推廣與輔導等事宜為任務。該館在吳寄萍、盧孰競、鄧昌國、王紹清、馮國光、紀登斯、李懷程、張俊傑、陳益興等歷任館長的領導與經營奠基,使其具備了良好發展基礎。現任館長陳篤正近幾年更加以積極腳步與速度進行館務多元經營與提昇品質;除延續原有館務外,為促使術教育於各教育園地播種、生根,館務結合地方教育及文化機構團體、運用社會資源來推動社會術教育和輔導學校術教育。該館業務執行現況分三項;...
國立臺灣術教育館秘書室編輯提供資料。
  國立臺灣術教育館係有關臺灣地區術教育研究設計、調查、推廣、輔導、展覽及演出之專責機構。該館設立於民國四十六年(1957),原名為國立臺灣術館,民國七十四年(1985)更改為現名,館址設於臺北市南海路植物園內。其設立目的在於推行全民美育,加強社會術教育及輔助學校教學,充實國民精神生活,進而提升國民素質為目的。目前該館所辦理之業務,在研究方面,進行術教育教材之製作,出版〔美育月刊〕、〔術教育簡訊〕及〔蒐藏書刊〕等;在教育輔導方面,輔導中小學美術作品發表,編印學生作品專輯,協助術家舉辦個展,與國外辦理交流展及出版美術年刊等;在推廣方面,辦理術教育講座,辦理全國美展、特展及各項畫展...
文類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唐歐陽詢等奉敕撰,一百卷,分四十八門。全書以類事居前,詩文列後,為類書中體例最佳者。簡稱為「類聚」。
張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唐代壽張(故城在今山東省東平縣西南)人,生卒年不詳。九代同居,高宗曾親至其宅,問九世同居不分的方法,張公在紙上寫了一百多個忍字作為回答。故後世張姓者稱「百忍堂」。
教育與術的巔峰經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巔峰經驗是馬士洛(A. Maslow, 1908~1970)描述的一種心理狀況。在這種狀況中喜悅興奮達到極點,一方面猶如登上世界最高峰般,可以「步上青天摘明月」,一方面又如倘佯於水晶宮中,美妙而深不見底。馬氏描述人格發展達到「自我實現」的地步是指在豁然貫通人的價值,喜於自己的成就時的一種感受;近似我國所傳聖賢的心境:洞徹道理,通觀宇宙萬物與人生,本身有確切不移的立身行事原則,俯仰無愧,自感安適而喜悅。不過馬氏所描述的還未達到這種聖賢境界,因此西方觀念中尚少如此人格的說法。
  由於馬士洛的說法,美國心理學界除實驗心理學者認為無法依馬士洛之說做實驗觀察之外,也有些心理學家從事調查研...
彫蟲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雕蟲小技」。見「雕蟲小技」條。01.《文類聚.卷一四.帝王部四.梁武帝》引南朝梁.沈約〈武帝集序〉:「牋記風動,表議雲飛,雕蟲小,無累大道。」 
新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五四運動以後的純文學作品,如新詩、小說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過訓練,於客人飲酒或吃飯時,在旁陪伴或表演歌舞工作的女性。屬於一種日本傳統職業。也稱為「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官名。屬清末時農工商部之編制,負責專門技術事務。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