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9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衣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服裝與被褥。漢.曹操〈讓縣自明本志令〉:「名門曰建號門,衣被皆為天子之制。」《晉書.卷八八.孝友傳.吳傳》:「家極貧窘,冬無衣被。」
手到拿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出手就將敵人捉住。比喻撮取物件之迅速或行事輕而易舉,毫不費力。元.楊顯之《酷寒亭》第四折:「任逃走向天涯外,我也少不得手到拿來。」元.康進之《李負荊》第四折:「管教他甕中捉鱉,手到拿來。」也作「手到擒來」。
中華大字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歐陽溥存、陸費主編,為《康熙字典》後所編的另一部大字典。西元一九一五年出版,共收四萬八千多字,按二百一十四個部首排列,以反切和直音注音,分條解釋字義,引例注明篇名,以便核對原文。並收籀、古、省、或、俗、訛諸體,一一辨明。較《康熙字典》詳備。
兔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捕兔的網子。語出《詩經.周南.兔罝》:「肅肅兔罝,施于中。」唐.李白〈送韓準斐政孔巢父還山〉詩:「獵客張兔罝,不能挂龍虎。」後比喻在野的賢人或武臣。唐.陳子昂〈秋日遇荊州府崔兵曹使宴詩.序〉:「皇華昭國,懷鳳綍而高尋;白桂追遊,邀兔罝而不顧。」
桓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桓夫2 生平:3 評價:4 作品: 桓夫 生平: 桓夫即陳千武,本名陳武雄,以筆名桓夫寫作現代詩,以陳千武的名字寫小說。一九二二年生於南投名間,就讀台中一中時,舉家搬遷豐原,就讀間開始廣泛閱讀文學作品,並試寫新詩、短歌與日本小說。當時,作家楊於學校附近經營花園,陳千武課後經常前往,與楊、葉陶夫婦一起勞動,暢談文學,這段經驗,對於他日後文學觀的形成有極重要的影響。而作家張文環,也是陳千武特別懷念的文壇前輩,他的提攜與照顧,使青年時期...
永存不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永垂不朽」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蔡邕〈胡公碑〉(據《蔡中郎集.卷四》引)1>煥文德,伊胡后,應期運,作漢輔。喜中興,膏民庶,澤洪淳,亶攸序。亙地區,充天宇,轔高,踵遐武。揚景烈,垂不朽,仰邃古2>,耀昆後3>。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左傳.襄公二十四年》。 (2) 邃古:遠古。 (3) 昆後:後嗣、子孫。〔參考資料〕 《左傳.襄公二十四年》穆叔如晉,范宣子逆之。問焉,曰:「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謂也?」穆叔未對。宣子曰:「昔匄之祖,自虞以上,為陶唐氏,在夏為御龍氏,在商為豕韋氏,在周為唐杜氏,晉主夏盟為范氏。其是之謂乎?」穆叔曰:「以豹所聞,此之謂世祿,非不朽...
鶴處雞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惠帝的龍袍上。亂事平定後,隨從想為惠帝清洗血跡,但惠帝感念著嵇紹的奮勇保衛,而堅持留下血跡。據晉.戴〈竹林七賢論〉載,當初嵇紹剛到洛陽時,就曾經有人對王戎說:「昨天在人群中看到嵇紹,他那雄偉挺拔的模樣,就像是野鶴站立在雞群中,顯得非常突出。」後來「鶴立雞群」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人的儀表才能超群脫凡。
流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出汗。晉.左思〈吳都賦〉:「流汗霡霂,而中泥濘。」唐.杜甫〈火〉詩:「流汗臥江亭,更深氣如縷。」
壽陵匍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有一燕國人到趙國都城邯鄲,見趙國人走路姿勢很美,就跟著學。結果非但沒學好,連自己原來的走法也忘掉了,遂爬著回去。典出《莊子.秋水》。後比喻仿效他人不成,反失去原有的技藝。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雜文》:「杜篤、賈之曹,劉珍、潘勖之輩,欲穿明珠,多貫魚目。可謂壽陵匍匐,非復邯鄲之步。」也作「壽陵失步」。
冤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受到冤枉壓抑而不得伸張。《後漢書.卷三六.賈傳》:「冤抑積久,莫肯分明。」《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四:「那即墨縣李知縣查得海潮死屍,不知何處人氏?何由落水?其故難明,亦且頸有繩痕,中間必有冤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