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488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黃鐘毀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楚臣屈原受讒言毀謗,懷王時,放逐漢北,楚頃襄王時雖召回重用,旋又遭讒,流放江南,於是作〈九歌〉、〈卜居〉等篇,以明己志。〈卜居〉這篇是寫他一直得不到召見,理想和現實的相互矛盾,心裡感到迷惑,於是去見太卜,想借由占卜結果來解開心中的迷惑。文中屈原說他不知該怎麼做才是對的,覺得世間汙濁不清,輕薄的蟬翼被認為是重的,千卻是輕的,可用以校正音律的樂器遭到毀壞拋棄,才質如瓦釜卻發出如雷巨響,直似妖怪作聲,庸人在職;善於毀謗別人的人位居高位,賢能的人才卻沒有名聲。屈原以「黃鐘」比喻賢士,「瓦釜」比喻讒人,感嘆小人得志,世間沒人了解他的廉潔堅貞。後來「黃鐘毀棄」用來比喻賢才不被重用。
正中下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滸傳.第六三回》王太守是個善懦之人,聽得說了這話,便稟梁中書道:「梁山泊這一夥,朝廷幾次尚且收捕他不得,何況我這里孤城小處。倘若這亡命之徒,引兵到來,朝廷救兵不迭,那時悔之晚矣!若論小官愚意,且姑存此二人性命。」……梁中書聽了道:「知府言之極當。」先喚押牢節級蔡福發放道:「這兩個賊徒,非同小可。你若是拘束得緊,誠恐喪命。若教你寬鬆,又怕他走了。你弟兄兩個,早早晚晚,可緊可慢,在意堅固管候發落,休得時刻怠慢。」蔡福聽了,心中暗喜。如此發放1>,正中2>下懷。領了旨,自去牢中安慰他兩個,不在話下。 〔注解〕 (1) 發放:處分發落。 (2) 中:音ㄓㄨㄥˋ,符合。
鑄成大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蘇軾〈贈錢道人〉詩(據《蘇東坡全集.前集.卷一四》引)書生苦信書,世事仍臆度。不量力所負,輕出千諾。當時一快意,事過有餘作。不知幾州鐵,鑄此一大錯。我生涉憂患,常恐長罪惡。靜觀殊可喜,腳淺猶容卻。而況錢夫子,萬初事不作。相逢更何言,無病亦無藥。另可參考: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一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鹽醃的鹹魚,味腥臭。《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傳》:「鮐鮆千斤,鯫千石,鮑千。」
車載斗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載量車斗注音︰ㄗㄞˋ ㄌ|ㄤˊ ㄔㄜ ㄉㄡˇ漢語拼音︰zài liáng chē dǒu釋義︰猶「車載斗量」。見「車載斗量」條。 01.宋.李曾伯〈水龍吟.吾皇神武中興〉詞:「天眷我家仁厚。盛英才、載量車斗。中流孤艇,千一髮,老夫何有!」 參考詞語︰斗量車載注音︰ㄉㄡˇ ㄌ|ㄤˊ ㄔㄜ ㄗㄞˋ漢語拼音︰dǒu liáng chē zài釋義︰猶「車載斗量」。見「車載斗量」條。 01.宋.辛棄疾〈玉樓春.君如九醞臺粘琖〉詞:「向來珠履玉簪人,頗覺斗量車載滿。」 02.清.張興烈〈人海歌〉:「在山泉清出山濁,大海枯魚悲刺促;斗量車載恥無名,入座應歌貂不足。」
惡貫滿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德,同德度義。受有臣億萬,惟億萬心。予有臣三千,惟一心。商2>罪貫盈,天命誅之。予弗順天,厥3>罪惟4>。予小子夙夜祗懼,受命文考,類于上帝,宜于冢土,以爾有眾,厎天之罰。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從之。爾尚弼予一人,永清四海,時哉弗可失。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左傳.宣公六年》。 (2) 商:朝代名。約當西元前十六世紀至前十一世紀,為商湯滅夏後所建立的國家。建都亳(今河南省商丘縣),經多次遷移,後盤庚都於殷(今河南省安陽小屯村)。傳至紂,被周武王所滅。商朝的農業、手工業、文字都相當發達。青銅器和甲骨文在世界文化史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3) 厥:同「其」。 (4) 惟:...
守望相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孟子.滕文公上》使畢戰問井地。孟子曰:「子之君將行仁政,選擇而使子,子必勉之。夫仁政必自經界始。經界不正,井地不,穀祿不平,是故暴君汙吏必慢其經界。經界既正,分田制祿,可坐而定也。夫滕壤地褊小,將為君子焉,將為野人焉?無君子莫治野人,無野人莫養君子。請野九一而助,國中什一使自賦。卿以下必有圭田。圭田五十畝,餘夫二十五畝。死徙1>無出鄉2>,鄉田同井,出入相友3>,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則百姓親睦。方里而井;井九百畝,其中為公田。八家皆私百畝,同養公田。公事畢,然後敢治私事,所以別野人也。此其大略也。若夫潤澤之,則在君與子矣。」 〔注解〕 (1) 死徙:死,指死者安葬。徙,音ㄒㄧˇ,指生者...
暢所欲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黃庭堅〈與王周彥長書〉(據《豫章先生遺文.卷三》引)七月戊辰某敬報周彥賢良足下:成都呂元,某之故人也。解梓州而遇諸途,能道榮川土地風氣之常。嘗問之曰:「亦有人焉?」元曰:「里人王周彥者,讀書好學而有高行。……」其地與蠻夷唇齒,其俗以奔薄相尚,尊爵祿而貴衣冠,乃有周彥者,其古人之流乎!豈不卓然獨立於一世哉?……周彥1>其稽2>孔、孟之學3>而學其文,則文質彬彬4>,誠乎自得於天者矣!異日,將以我為知言也。紙窮不能盡所欲言,惟高明裁5>。 〔注解〕 (1) 周彥:王周彥,宋朝人,與黃庭堅相善,生卒年不詳。 (2) 稽:音ㄐ|,考證、考核、查考。 (3) 孔、孟之學:以孔子、孟子為代表...
調和鼎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宰相率領、協調官員,處理國政。宋.歐陽修〈又回富相公謝書〉:「三接之際,群心以安。出納樞機,雖為於要任,調和鼎鼐,當正於鴻。始塞輿談,實非私論。」明.徐元《八義記》第一三齣:「趙盾身為正卿,調和鼎鼐,燮理陰陽。」也作「鼎鼐調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拘捕。通「拿」。《太平廣記.卷三○三.鄭仁》:「且拏我入城,投楊氏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