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9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轆轤錐。轆轤是指利用滑輪原理製成的汲水用具,轆轤錐則是指支撐轆轤的中心橫槓。使用時雙手反覆搓弄旋轉上面的圓錐木頭,而使下方的鐵旋轉穿透木材。
灰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小型灰蝶。有雌雄二型性。軀體背側黑褐色,腹側白色。前翅翅頂尖,外緣、前緣弧形。後翅有三尾突,CuA2脈尾突最長,1A+2A脈尾突次之,CuA1脈尾突最短。臀區葉狀突不發達。翅背面底色黑褐色,前翅有一塊白斑。雄蝶前翅腹面1A+2A脈近翅基有淺褐色性標。淺藍色紋有或無,若有則於前翅基半部及後翅翅基附近。翅腹面底色褐色、黃褐色或暗褐色,前、後翅有暗色粗線紋,於前翅呈一不規則曲線,其內側有一白紋;於後翅呈一直線,於CuA2室成V字形,於線紋外有白紋。後翅沿外緣有鑲金屬色紋之斑點,於CuA2室灰色,其餘呈黑褐色。1A+2A室末端有金屬色短線。前翅緣毛前褐後白,後翅緣毛白色。
形頂背節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外形為紡錘狀,體長約172微米,背盾板有前葉突,背剛毛瘤位於背盾板後緣之前,背剛毛向上伸展,雌性蓋表面具有縱脊,羽爪單型、五裂。
大棘嘴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呈長卵圓形而偏高,標準體長約為體高的2.0-2.5倍,體背於背鰭起點處極為彎曲,與水平方向軸約呈40度角。口小唇薄,能伸縮自如,伸出時向下垂。眼大,吻尖。上下頜齒細長,呈絨毛狀;鋤骨、腭骨及舌面皆無齒。體被薄圓鱗,易脫落;背鰭及臀鰭基底具鱗鞘;側線完全,呈弧狀。背鰭單一,硬棘部IX,第II棘最長而延長如絲,末端達軟條部中部;臀鰭第II棘較短,遠短於基底長;胸鰭長,末端可達及臀鰭硬棘部起點的上方;尾鰭深叉形,最長鰭條長約為中央鰭條3倍。體呈銀白色,有7-10列淡青色橫帶。各鰭皆淡色或有白緣。本種魚以往常被誤鑑為曳絲嘴魚(G. filamentosus),差別在於體側橫帶橫帶,後者為斑...
光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筍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貝殼類似前種而更為修長,色彩呈黃褐色而比較均勻,縫合下有二列瘤珠,其下呈微弱的布紋彫刻。殼長可達12公分
日本嘴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呈長卵圓形,標準體長約為體高的2.7-2.9倍,體背於背鰭起點處略為彎曲,與水平方向軸約呈35度角。口小唇薄,能伸縮自如,伸出時向下垂。眼大,吻尖。上下頜齒細長,呈絨毛狀;鋤骨、腭骨及舌面皆無齒。體被薄圓鱗,易脫落;背鰭及臀鰭基底具鱗鞘;側線完全,呈弧狀,至尾鰭基底之側線鱗數42-43,尾鰭基底之有孔鱗3;側線上鱗列數4.5(側線至背鰭第V棘間,且不含側線鱗)。背鰭單一,硬棘部X,第II棘最長,但短於頭長;臀鰭第II棘細尖狀,短於或等於眼徑長;胸鰭短,末端僅及肛門;尾鰭叉形,最長鰭條長約為中央鰭條2倍。體色呈銀白色,體背淡橄欖色;背鰭、尾鰭黃褐色;腹鰭、臀鰭及胸鰭前訐黃色而後部白色。
光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草間頭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雌蛛體長2.1-2.6 mm。背甲赤褐色,略有光澤。頭胸部卵圓形,頸溝、放射溝、中窩、眼等處顏色較深。前眼列略後凹,後眼列較直,前、後側眼互相連接。上顎前提齒具5齒。步足淡黃色。腹部深黃褐色至黑色,呈長卵圓形,且密佈細毛。外雌器中央具板狀構造;左右的生殖孔較硬且黑。  雄蛛體長2.5-3.3 mm,體色較雌蛛還深。上顎具一根巨大齒狀突起,並著生許多小疣及毛。腹部腹面灰褐色,兩側具一排淺色斑點。觸肢膝節前端腹面有一鈍的齒狀突起;脛節較單純;背面的突起呈扁鏟狀。插入器短。
嘴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呈長卵圓形而偏高,標準體長約為體高的1.9-2.3倍,體背於背鰭起點處極為彎曲,與水平方向軸約呈45度角。口小唇薄,能伸縮自如,伸出時向下垂。眼大,吻尖。上下頜齒細長,呈絨毛狀;鋤骨、腭骨及舌面皆無齒。體被薄圓鱗,易脫落;背鰭及臀鰭基底具鱗鞘;側線完全,呈弧狀,至尾鰭基底之側線鱗數37-39,尾鰭基底之有孔鱗2或3;側線上鱗列數3(側線至背鰭第V棘間,且不含側線鱗)。背鰭單一,硬棘部IX,第II棘最長,等於或長於頭長;臀鰭第II棘粗狀,等於或長於基底長;胸鰭長,末端可達及臀鰭硬棘部之後的上方;尾鰭深叉形,最長鰭條長約為中央鰭條2.5倍。體呈銀白色,背部較暗。幼魚時,體側具有7-11條不顯之橫...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