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9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5.635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昭德先生郡讀書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 晁公武 撰 趙希弁 續附 宋淳祐九年黎安朝袁州刊宋元遞修本   晁公武(約1105-1180),字子止,山東鉅野人,世居汴京昭德坊,遂稱昭德先生。金人南侵,舉家避亂入蜀,居嘉定(今樂山),為四川轉運使井度的屬官。井度好藏書,後全部贈送公武,連公武原有家藏,除其重複,有書二萬四千五百多卷。公武親自校讎,撰寫提要,當時正鎮守榮州和義郡,故名書曰《昭德先生郡讀書志》。書分經、史、子、集四部,部下有類;每部有總論,(即大序),每類有小序,列在每類第一部書的提要中。每書有提要,對作者、注疏者之爵里、時代,均有詳細的介紹,而書之內容優劣得失,亦有公正之評語,於學術源流之考訂,多精到之論,為後世整理古籍,考辨存佚 的重要依據。   原書四卷,最初刊於四川,後又別行晁氏門人姚應績所編二十卷本,於原書有所增益。宋理宗淳祐九年游鈞守衢州,傳刻姚本於信安郡,是為衢州本。隔年黎安朝錄衢州本姚氏所增為《後志》二卷,又取趙希弁藏書為《附志》一卷,復增訂考異,合刊於袁州宜春郡,稱為袁州本,即本書是也。今止衢州本、袁州本行於世,以袁州本為佳,因衢州本收書一千四百六十一部,袁州本《前》、《後志》收書一千四百六十八部,又《附志》五百六十九部,袁州本不止收書部數多於衢州本,且趙希弁《附志》所著錄者,兼及寧宗慶元(1195-1200)以後之書,故前人云:「袁本出而衢本可廢矣」。   是書共計七卷。前四卷為《志》,卷一、二、三各分上下,卷四則分上中下;卷五為《附志》, 亦分上下。另附《後志》兩卷,刊工精巧,筆法整飭,氣味古樸,彌足珍貴。
容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倪瓚(1301-1374)字元鎮,號雲林、迂翁,江蘇無錫人,家富饒,築清閟閣蓄古書畫,善山水,為元四大家之一。然其畫作惜墨如金,蕭疏空曠,與王蒙的繁密形成鮮明對比。   此幅成於洪武壬子(1372),七十二歲所作,屬於晚年精品。此幀先寫贈其友檗軒,檗軒藏之三年,又寄贈醫師仲仁,請雲林補詩,容膝即仲仁居處,是先有畫而後有題者也。此幅筆墨極為淡雅,畫樹墨色層次較多,中鋒多於側筆,近坡皴多染少,皴筆亦特覺清勁。
〔開有益讀書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開有益讀書志〕,清朱緒曾撰。緒曾(1805-1860),字述之,號燮亭,江蘇上元人(今南京市)。幼嗜讀,從同縣孫鈴問業,遂精訓詁。道光2年(1822)壬午,中舉人,以大挑知縣分發浙江,補孝豐知縣,歷署武義,秀水、嘉興等縣。29年,賑濟水災有功,轉臺州府同知,升知府。藏書至富,陸心源稱其甲於江浙。所儲宋元舊本,多外間所罕見,每遇祕笈,尤喜傳抄。其藏書之所,名曰開有益。咸豐3年(1853),太平天國攻占江寧,時緒曾方官浙江,所藏幾全成灰燼,傷慨之餘,取隨身所攜書數十篋,日夕披覽,掇其大旨,筆於別簡,其有假自友朋者,亦為題記,久之成書,是為〔開有益讀書志〕。緒曾生平著述甚富,其〔論語義證...
〔滂喜藏書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滂喜藏書記〕3卷,清潘祖蔭藏,葉昌熾撰。
  光緒9年(1883),祖蔭奉諱歸吳,延葉昌熾於館。昌熾好稽考目錄,辨別版本,館於滂喜,盡窺帳祕,每讀一書,輒為解題,成〔滂喜藏書記〕。
  是書凡3卷,收錄刻本116種:含宋刻本58種、金刻本1種、元刻本29種、明刻本19種、舊刻本1種、日本刻本4種、高麗刻本4種;鈔本6種:含影宋鈔本1種、舊鈔本4種、日本鈔本1種;高麗活字本2種;元大德重校本1種;未著明鈔刻或年代者5種,總計130種。以視百宋千元,固相去甚遠,然如宋刻〔金石錄〕10卷,即錢曾〔讀書敏求記〕所稱馮研祥家本;宋刻〔白氏文集〕殘本、〔後村先生集〕殘本、〔...
累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死者舉行的超度法事。當人死後第七日,作第一次法事,稱作「頭七」,下個第七日作第二次,直到第七個七日為止。也稱為「七」、「做七」。
[持靜藏書紀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持靜藏書紀要〕2卷是清人丁日昌為其藏書請莫友芝代編的一部私藏目錄。
  丁日昌,字禹生,一字雨生,號持靜。廣東豐順人。清道光3年生,同治8年卒(1823-1882)。貢生,曾入曾國藩幕,歷官至江蘇、福建巡撫。當時以辦洋務著名於世,曾招攬翻譯人才,翻譯出版了大量外文書籍。丁日昌雖是一位洋務官員,但性喜藏書,又適逢太平天國運動興起,時局動盪,江浙一帶許多著名藏書家的藏書多散出民間,丁氏趁機大加搜羅,其中以上海郁氏宜稼堂藏書最稱精美。其他如黃丕烈、汪士鐘等著名學者的藏書也有被他所搜羅。經過十幾年的多方搜求,持靜的藏書終於達到100,000餘卷,而藏書質量也頗高。
  丁...
野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野竹,明沈與文藏書名。與文,字辨之,號姑余山人,明嘉靖間吳縣(今江蘇蘇州市)人。藏書宏富,且勤於抄書,所抄〔純全集〕,於每葉欄外右角印有「吳縣野竹家沈辨之制」9字。其家刻書數種,嘉靖元年時刻〔西京雜記〕6卷,卷6末有「吳郡沈與文野竹校勘翻雕」。又刻有何景明〔何氏集〕26卷,書口下有「野竹雕」。又有〔韓詩外傳〕10卷,清黃丕烈跋〔邵氏聞見錄〕云:「吳中杉瀆橋,嘉靖時有沈與文頗蓄書,刻〔韓詩外傳〕,為後人所寶重」。是書有牌記云:「吳郡沈辨之野竹校雕記」。據葉德輝〔書林清話〕卷5,沈與文家又百繁露堂,「沈刻書亦有繁露堂名,吾藏所刻顧磷〔近言〕1卷,前序有吳郡沈與文校刻七小字,在翻葉欄邊...
自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訟乃宋代太學舍名;宋太學生若犯學規,則送自訟,以示懲戒。宋周密〔癸辛雜識後集〕「學規」云:「太學學規分五等,犯前三至五等止於遷,比之徒罪;第二等,則下自訟,比之黥罪,自宿自處,同宿亦不敢過問。」(參見「五等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僧尼乞食。
明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附錄-地名-廟宇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