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09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容齋隨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宋洪邁撰,十六卷。另著有續筆、三筆、四筆各十六卷、五筆十卷。自經史、諸子百家以及醫卜星算之屬,凡意有所得,即隨手札記,辨證考據,頗為精確,尤精於宋代掌故。
|
食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吃素。只吃植物類的食物,不吃肉類葷腥。例:逐個月初一、十五,阿婆都食齋。(每個月的初一、十五,奶奶都會吃素。)
|
封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教奉行的齋戒,在回教曆的九月裡,每日從黎明至黃昏不進飲食。也稱為「把齋」。
|
持齋受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吃葷食,遵守戒律。《西遊記》第一二回:「這個人自幼為僧,出娘胎,就持齋受戒。」
|
齋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前夕齋戒,以示誠敬。《儒林外史》第三七回:「眾人都在兩邊書房裡齋宿。」也作「齊宿」。
|
做齋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灣傳統的喪葬禮節之一。人死後,喪家請道士或尼姑來誦經超渡亡魂的一種宗教儀式,主要在藉此幫助死者的鬼魂能早日脫離苦難;對客家人而言,有關喪事的宗教儀式,大部分都以「做功德」為主,又可稱做「打齋」,花較多。有人只請道士「誦經」,花費較省。
|
[十竹齋箋譜初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竹齋箋譜初集]4卷,明胡正言(1582-1671)編繪。胡氏繼[十竹齋畫譜]出版後,於崇禎17年(1644)又續刻印完成此箋譜,名曰[箋譜初集],大概胡氏尚欲繼續編印,但遭逢易代,未聞再有二集。[箋譜初集]凡4卷4冊,首卷凡清供、華石、博古、畫詩4類各8幅,奇石、隱逸、寫生3類各10幅。卷2凡龍種9幅,勝覽、無華、鳳子、折贈、雅玩、如蘭6類各8幅,入林、墨友2類各10幅。卷3凡孺慕、棣華、應求、閨則、敏學、極修、尚志、偉度、高標9類各8幅。卷4凡建義、壽徵、靈瑞、香雪、韻客、寶素、文佩7類各8幅,並附雜稿。此譜係兼用餖版、拱花2種技法印製而成,其中無華、寶素2類全用拱花壓印,其餘則或兼...
|
齋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法會。
|
〔直齋書錄解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直齋書錄解題〕,宋陳振孫撰。原本56卷,今僅殘存鈔本數種,清代修〔四庫全書〕,自〔永樂大典〕中輯出,分為22卷。
是書著錄3,000餘種,51,000餘卷,不僅在當時收藏最富,即在兩宋三百年間公私收藏,也少有超過這一數量。其所撰解題,論精審雖略遜於〔郡齋讀書志〕,也不乏後出轉精之處。所以〔文獻通考.經籍考〕每晁、陳二說並列,且有不依時代,置陳說於晁說之前。後人論考宋以前著述,每加引證。今略論其得失於下: (一)〔宋史.藝文志〕於寧宗以後數十年間著述,甚少著錄。而陳振孫卒於宋末,是書成於晚年,所記寧宗後著述甚多,正可彌補〔宋志〕缺失,而為清黃虞稷以下各家補〔宋志... |
齋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祭天地的場所。唐.李賀〈贈陳商〉詩:「風雪直齋壇,墨組貫銅綬。」唐.唐彥謙〈遊陽明洞呈王理得諸君〉詩:「北斗齋壇天寂寂,東風仙洞草毿毿。」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