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9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3.123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同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贊成、允許。[例]借用別人的東西,要先得到對方的同意。
倦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疲倦怠惰。《禮記.禮器》:「日不足,繼之以燭,雖有強力之容,肅敬之心,皆倦怠矣。」《西遊記》第一○回:「思念多時,漸覺神魂倦怠,身體不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稻田間的路界。漢.班固〈西都賦〉:「疆埸綺分,溝塍刻鏤。」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二上.浙遊日記》:「人從塍上曲折而入,約廿丈,忽聞水聲潺潺。」
個別差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個別差異(individual difference)目錄1 定義2 延伸閱讀3 中英文關鍵字4 參考書目: 定義係指每一個人和其他人不論在心理或生理方面都存這差異的情況,此種差異現象就是每一個人獨具的特徵。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人,即使是形貌相當接近的同卵雙生子也不會完全相同。不論是西方先哲或是東方先賢先聖都已經指出人與人間個別差異的存在。如柏拉圖就認為人的天賦和後天生活環境的不同,形成個人之間的差異;孔子提出「因材施教」的理想,其中「因才」兩字指出因應個別差異的重要性。 延伸閱讀在科學上。作先對個別差異進行分析的學者...
告老還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老辭職,回到家鄉。《初刻拍案驚奇》卷二○:「西京洛陽縣有一官人,姓劉名弘敬,字元普,曾任過青州刺史,六十歲上告老還鄉。」
名實相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名副其實」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名副其實」原作「名實相副」。據《後漢書.卷七○.鄭孔荀列傳.孔融》載,東漢末建安年間,曹操東征西討,戰功彪炳,權勢極大,但恃才傲物的孔融卻對他多所非議,常常針對時政上書給曹操,一點也不客氣。日子久了,曹操對他也有點不滿,然因孔融在外的名聲崇高,只得隱忍下來。郗(ㄔ)慮為附和曹操,便上奏請免孔融的官職,二人於是有了心結,彼此互相仇恨。而在此時,曹操寫了一封信給孔融,要化解他和郗慮之間的怨仇。說他們本來交情很好,結果因為一點小事而互相陷害,實在是不值得。以前兩人互相欣賞,惺惺相惜,怎麼會變成現在這樣呢?希望他們能重修舊好。曹操信中提到,孔融曾盛讚郗慮的...
象形文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象形文字象形文字是指純粹利用圖形來作文字使用,而這些文字又與所代表的東西,在形狀上很相像。一般而言,象形文字是最早產生的文字。 解釋模仿物體形狀所造的文字。如日、月、山、水等。 分類古埃及象形文字「聖書體」。中國西南部納西族所採用的東巴文和水族的水書,是現存世上唯一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系統。甲骨文和金文。瑪雅文字的「頭字體」和「幾何體」。
咄咄怪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黜免》殷中軍1>被廢,在信安,終日□2>書空作字。揚州吏民尋義逐之3>,竊視,唯作「咄咄4>怪事」四字而已。 〔注解〕 (1) 殷中軍:殷浩(西元?∼356),字深源,晉陳郡長平人。識度清遠,好老易,負有盛名。初為庾亮記室參軍,後起為建武將軍。朝廷欲平關河,以浩為中軍將軍,以平定中原為己任。征姚襄兵敗,廢為庶人。 (2) □:同「恆」,一直。 (3) 尋義逐之:推求緣由。 (4) 咄咄:音ㄉㄨㄛˋ ㄉㄨㄛˋ。感嘆聲、驚怪聲。〔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晉書.卷七七.殷浩列傳》
這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傢伙、這小子。有輕視、賤惡的意思。《西遊記》第二回:「這廝果然是個天地生成的!不然,何就打破我盤中之暗謎也?」《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九:「女人不打緊,只怕申春這廝未睡得穩,卻是利害!」
逃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奔逃流竄,避往他處。《三國演義》第一○回:「舊跟張邈,與帳下人不和,手殺數十人,逃竄山中。」《儒林外史》第三七回:「曾在江西做官,降過寧王,所以逃竄在外。」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