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93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滿腔怒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中充滿著怒氣。[例]看到這種不公平的事,令人不由得滿腔怒火!
遁跡銷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隱藏行蹤,不公開出現。如:「為避免媒體的不斷追蹤探索,他遁跡銷聲了好一陣子。」
瞞天昧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欺騙天地。比喻昧著良心,隱瞞事實或以謊言騙人。明.無名氏《鬧銅臺》第一折:「我那日離山營,到銅城,見貪官壞法胡行徑,專瞞天昧地不公平。」也作「昧地謾天」。
,並以書面通知申訴人;於停止原因消滅後,應繼續評議,並以書面通知申訴人。第 17 條申評會委員會議以不公開為原則。評議時,得經委員會議決議邀請申訴人、關係人、學者專家或有關機關指派之人員到場說明。申訴人、原措施之學校或主管教育行政機關申請於委員會議評議時到場說明者,經委員會議決議同意後,應指定時間地點通知其到場說明。依前項規定到場說明時,得偕同輔佐人一人為之。申訴案件有實地瞭解之必要時,得經委員會議決議,推派委員代表至少三人為之;並於委員會議時報告。 申評委員應迴避之情形第 18 條申評會委員於申訴案件有利害關係者,應自...
指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久、即日。《初刻拍案驚奇》卷五:「正待要歡天喜地指日成親,只見補闕拾遺等官,為選舉不公,交章論劾吏部尚書。」《文明小史》第一七回:「有些報上還要瞎造謠言,說甚麼朝廷指日就要把八股全然廢掉,又說甚麼專考策論。」
未知所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句成語是從《論語.子路》中,孔子所說的「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演變而來。一個國家不行禮樂,刑罰不公平,人民當然無所適從,不知所措了。《論語》原文中的「錯」,就是「措」的通假字。
付之罔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人耿介,歷任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頗有盛名。與同事沈鯉不和,多相排擠,後於楚宗、妖書、京察三事處理不公,甚違清議。萬曆三十四年,與沈鯉同罷去官。卒謚文恭。 (3) 郭明龍:郭正域(西元1554∼1612),字美命,明湖廣江夏人。博通典籍,授編修,曾為光宗講官,後為禮部右侍郎,掌翰林院。萬曆年間,妖書事起,禍延正域,去官還籍,命幾不保,後舉朝為之不平,得以倖免。十年後卒於家,追贈禮部尚書、太子少保,謚文毅。 (4) 嘿:音ㄇㄛˋ,沉靜無聲。同「默」。〔參考資料〕 明.周順昌〈福州高璫紀事〉(據《周忠介公燼餘集.卷一》引)按臺以考察、閱操兩大事命三司諭稅監出陳,二守不聽,會諡詔將臨,復嚴諭速...
忘恩失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要幫他辦事?」這些話傳到張敞的耳朵裡,立刻將絮舜逮捕入獄,並判他死刑。行刑後,絮舜的家屬上告張敞審判不公,以小罪妄殺人命。一向欣賞張敞的宣帝將他從輕發落,免去官職,貶為庶人。幾個月後,京師的治安又再度變壞,冀州也有盜賊為亂。宣帝想起張敞在任時的功績,又派使者去接他進宮。張敞在前去的車上,寫下自己對絮舜之事的看法,準備呈給皇帝看。說自己一直待絮舜不薄,卻在他處境危險之時,怠忽職守,還說他是「五日京兆」,簡直是「背恩忘義」,傷風敗俗,罪無可逭。「背恩忘義」即是指背棄別人曾給予的恩惠,忘記道義。後來「忘恩負義」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受人恩惠而不知報答,反而做出對不起恩人的事情。
改革團隊參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主,而忽略了學生學習障礙的排除、低學習成就學生的補救、低社經地位學生的支持、特殊學生的教育,以及受到不公平對待的學生的社會正義伸張。甚至某些學校的家長會仍然只扮演捐款、校長的擁護者、明星教師的追隨者的角色而已,失去了家長監督學校、支持學校、協助學校的多重角色。學校社會工作師首先可以透過催化家長、社區與學校的關係,促進家長、社區參與校園決策的機會。例如,鼓勵家長關心校園發展、建議學校聽取家長意見、引進社區資源等。其次,可建議學校引導家長、社區參與學校服務的多種模式,例如,協同鄉土教學、協助校外教學、圖書館志工、協助電腦教學...
絕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斷絕飲食。[例]因為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他以絕食來抗議。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