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8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冰魂雪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清高潔亮的精神或靈魂。五代十國.王定保《唐摭言.卷一○.海敘不遇》:「忍苦為詩身到此,冰魂雪魄已難招。」
|
長繩繫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長繩拖住太陽。比喻意欲留住時光。五代漢.王定保《唐摭言.卷一○.海敘不遇》:「長繩繫日未是愚,有翁臨鏡捋白鬚。」也作「長繩繫景」。
|
杜荀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風」(《秋日山中》)。由於本身的生活經歷,因此使他對社會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有比較深切的了解,而流落不遇的生活境遇更使得他把全部心血都用在詩歌創作上,因而從他的詩可以反映出唐末的黑暗現實和人民的苦悲。《旅泊遇郡中叛亂示同志》揭露軍閥趁火打劫、屠殺人民的罪行:「遍搜寶貨無藏處,亂殺平人不怕天」。《山中寡婦》揭露賦稅的苛重,反映農民的悲慘命運:「任是深山更深處,也應無計避徵徭」。《再經胡城縣》控訴地方官吏靠屠殺人民起家,表現了對人民的極大同情和對官吏的無情贈恨:「去歲曾經此縣城,縣民無口不冤聲。今來縣宰加朱紱,便是生靈血染成...
|
明珠夜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斜視,隨時準備攻擊。會有這樣的反應,完全是因為一切發生得太突然的緣故。鄒陽以明珠自喻,陳述自己懷才不遇,得不到君王的賞識與珍愛,又遭受他人的讒言陷害。後來「明珠暗投」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懷才不遇,高才屈居下位,如元.高明〈二郎神.從別後套.集賢賓〉曲:「怕朱顏去也難留,把明珠暗投,不如意十常八九。」後來也常用來比喻好人誤入歧途,如:「他原本是個上進的學生,但因為交到壞朋友,明珠暗投,終於淪落到如此地步。」
|
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怐愗:愚昧、不聰明。《玉篇.心部》:「怐,怐愗,愚貌。」《楚辭.宋玉.九辯》:「然潢洋而不遇兮,直怐愗而自苦。」
|
浪跡江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處流浪,走遍四方各地。如:「為尋找創作的靈感,他這幾年浪跡江湖,四海為家。」《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一:「一時未際,浪跡江湖,今受此窮途之苦,誰人曉得我是不遇時的公卿。」
|
至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最知心的朋友。唐.李咸用〈訪友人不遇〉詩:「出門無至友,動即到君家。」《三國演義》第八回:「布請貂蟬坐,貂蟬假意欲入。允曰:『將軍吾之至友,孩兒便坐何妨?』」
|
西山日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日薄西山」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漢代的辭賦家揚雄博學多聞,喜歡寫賦,早年最欣賞司馬相如的作品,常常模仿他的風格。後來覺得戰國時屈原的文才比司馬相如更好,但他懷才不遇,投江自殺。揚雄每次讀到他的作品〈離騷〉,都為他對國家的忠心以及被害遭貶的憂傷而感動不已,但他並不贊同屈原自殘的行為。揚雄一生淡泊名利,安貧樂道,認為受重用與否是命運,自己無法掌握。不得意時就該像龍蛇般沈潛在水中,等待機會的來臨。所以他常取用〈離騷〉的詞句寫文章來論述屈原,其中有兩句「臨汩羅而自隕兮,恐日薄於西山」,就是他認為屈原自己在〈離騷〉裡寫到「老冉冉其將至」、「日忽忽其將暮」等,覺得自己來日無多,希望上天能多留點...
|
柏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詩經》的篇名:(1)〈邶風〉的篇名。共五章。根據〈詩序〉:「柏舟,言仁而不遇也。」首章二句為:「汎彼柏舟,亦汎其流。」(2)〈鄘風〉的篇名。共二章。根據〈詩序〉:「柏舟,共姜自誓也。」首章二句為:「汎彼柏舟,在彼中河。」
|
水覆難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覆水難收」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姜太公本名姜尚,周朝時人,富才學且通兵法,但懷才不遇,生活窮困。妻子馬氏見他年紀大又沒有成就,於是棄他而去。有一天,姜尚在渭水旁巧遇出外狩獵的周文王,兩人相談甚歡,文王極為賞識他,要他協助一統天下的大業,那時姜尚已是八十歲的高齡老翁了。後來,姜尚果然幫助文王之子武王滅了商紂,立下大功,得到齊地作為封邑。姜尚顯貴之後,前妻馬氏請求復合,姜尚不肯原諒她,便取一壺水傾倒在地,要馬氏把水收回壺中,並說:「如果當初妳那樣的離開,今日都還能復合,那麼倒在地上的水,就一定能再收回壺裡!」但地上的水根本無法收回,馬氏也只好死了這條心。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覆水難收」...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