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生不逢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詩經.大雅.桑柔》:「我生不辰,逢天僤怒。」比喻時運不濟,乖舛坎坷。清.黃遵憲〈乙丑十一月避亂大埔三河虛〉詩四首之二:「南風不競死聲多,生不逢辰可若何?」也作「生不逢時」、「生不遇時」。
李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7歲就病逝了。 學術思想李賀的詩想象力豐富,意境詭異華麗,常用些險韻奇字,他詩歌的主要內容是懷才不遇的苦悶,風格幽冷淒婉。他喜歡用「死」、「血」、「鬼」、「泣」這類字眼,驅遣千奇百怪的形象,表現驚人的想像力。風格同唐朝其他詩人迥然不同。李賀的詩可以分成四部分一、 諷刺黑暗政治和不良社會現象。早年家居昌穀,其地鄰近洛陽到長安的大道,徵調運輸所必經,達官貴人所往來,使他對人民所受重賦剝削,統治階級所為淫奢惡行,有所見聞瞭解,給早熟的詩人提供了創作素材。後來旅遊南北,出仕王朝,上層統治集團的腐朽無能,藩鎮割據的禍國殃民,貪...
悲憤填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立刻前往嶺南上任。高適除了不捨之外,也叮嚀他到異地應注意的事情。詩中的「氣填膺」指的就是因朋友的懷才不遇感到不平,氣憤填滿胸中。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義憤填膺」,指胸中充滿因正義而激起的憤怒。
蒲松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蒲松齡, 字留仙, 一字劍臣, 別號柳泉居士。生於明崇禎十三年(公元1640年),辛於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他是清代著名的文學家, 在中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享有極高的聲譽。十八歲中秀才, 此後卻屢試不第, 遭遇坎坷。他將自己的懷才不遇、窮困潦倒、以及對當時社會矛盾的體察, 飽蘸著血淚, 傾注筆端, 創作了流傳百世的〈聊齋志異〉。但他的創作成就並不僅限於此, 幾乎涉及文學的各個門類, 他創作的詩現存1056首, 詞119 闋, 但曲有包括著名的〈墻頭記〉、〈姑婦詞〉在內的15種70餘萬字。此外蒲松齡還撰寫了...
援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助人一臂之力使其解脫困境。語本《孟子.離婁上》:「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後用以泛指救助。《二刻拍案驚奇》卷七:「公卿宣淫,誤人兒女。不遇援手,焉復其所?」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三.灤陽消夏錄三》:「父陷冤獄,得公一語可活。公肯援手,當不惜此身。」
司馬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前145~前86)字子長,西漢人。生於龍門,年輕時遊歷宇內,後以四十二歲之齡繼承父親司馬談為太史令,並承遺命著述。後因李陵降匈奴事,遷為之辯護,觸怒武帝下獄,受腐刑。後為中書令,以刑後餘生完成太史公書(後稱《史記》),上起黃帝,下迄漢武帝太初年間,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餘言,為紀傳體之祖,亦為通史之祖。因具良史之才,所作史記又為正史之宗,故後世稱司馬遷為「史遷」。又《漢書藝文志》載有所著之賦八篇,今僅見悲士不遇賦。
善賈而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一聽就明白子貢話中所指,便回答:「賣了吧!賣了吧!我是在等有人出高價呢!」這段師生對答中,是把懷才不遇的孔子比喻成美玉,把期待中的賢能君主比喻成識貨的好商人。孔子為了尋找願意出高價的人,花費了十三年周遊列國,直到六十八歲那年才放棄希望,返回故鄉致力於古代典籍的整理。後來「待價而沽」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人等待機會,為世所用。後亦用來比喻商品等待買主出價買下。
朝聞夕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對真理或目標的追求,非常熱切。參見「朝聞道,夕死可矣」條。漢.司馬遷〈悲士不遇賦〉:「沒世無聞,古人惟恥;朝聞夕死,孰云其否?」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自新》:「古人貴朝聞夕死,況君前途尚可?」
呂安題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呂安訪嵇康不遇,卻碰見俗不可耐的嵇喜,因此只在門上題了「鳳」字便離去。因鳳字可拆為凡鳥,用以譏笑嵇喜凡庸。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簡傲》。後比喻造訪不遇。明.許自昌《水滸記》第一八折:「須知子猷訪戴步蹁躚,誰知呂安題鳳惜留連?」
懷才不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懷才不遇」。見「懷才不遇」條。01.清.梁紹壬《兩般秋雨盦隨筆.卷一.筆端刻薄》:「究之于二公非有不共深仇,特以懷才不偶,因而歸怨宰執,為此醜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