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1.880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蓋棺論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杜甫字子美,號少陵,有「詩聖」之稱。唐代詩人。在政治上不得志,中年後過著坎坷流離的生活,他的詩博大雄渾,千態萬狀,不僅慨嘆自己遭時不遇,亦反映出當時的社會動亂形態。故有「詩史」之名。此詩是杜甫勸勉友人應該出來為世人作事。杜甫舉枯桐可以製樂器,淺水可以藏蛟龍為例,說明人不應處於深山窮谷之中自我埋沒。杜甫認為,人一生的是非功過,要到死後才能論定,友人年力未衰,豈可隱遁山林?應該再出來為世人做事。後來「蓋棺論定」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人一生的是非功過,要到死後才能論定。現在亦用來比喻事情最後已有結論。如:「即使已經蓋棺論定,如有新事證,歷史也有重新翻案的可能。」
陶淵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蠟日》、《雜詩》十二首、《詠貧士》、《詠荊軻》、《讀山海》十三首、《輓歌詩》三首等。辭賦《感士不遇賦》並序、《閑情賦》、《歸去來兮辭》並序。文《五柳先生傳》、《晉古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扇上畫贊》、《讀史述九章》、《與子儼等疏》、《祭程氏妹文》、《祭從弟敬員文》、《自祭文》。 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考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ISP):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_content.jsp?rno=1591007參考資料:網路資料及維基百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外出不在。《論語.陽貨》:「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聊齋志異.卷一○.真生》:「明日,往投刺,適值其亡,凡三謁,皆不遇。」
沉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隱沒不遇的賢士。唐.李白〈贈從弟南平太守之遙〉詩二首之一:「彤庭左右呼萬歲,拜賀明主收沉淪。」
解衣推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二回:「倘不遇了繼之,怕我不流落在南京,幸得遇了他,不但解衣推食,並且那一處不受他的教導。」
腌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窩囊或惡劣。《水滸傳》第七回:「不遇明主,屈沉在小人之下,受這般腌臢的氣。」《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五:「況我當不得這擦刮,受不得這腌臢,不如死了,與他結個來生緣罷。」也作「骯髒」。
杜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712~770)字子美,號少陵,有「詩聖」之稱。唐代詩人。祖籍湖北襄陽,出生於河南鞏縣。官左拾遺、工部員外郎,故也稱為「杜工部」。甫博極群書,善為詩歌。在政治上始終不得志,中年後過著坎坷流離的生活,他的詩博大雄渾,千態萬狀,不僅慨嘆自己遭時不遇,亦反映出當時的社會動亂形態。故有「詩史」之名。著有《杜工部集》。也稱為「杜陵布衣」、「老杜」。
方枘圓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玉是戰國時代楚國的著名文學家,善於辭賦,與屈原並稱「屈宋」。關於宋玉的生平,今存甚少。依《史記.屈原列傳》末尾所記,宋玉應是屈原的後輩,曾向屈原學習,但因出身寒微,而致仕途坎坷。〈九辯〉是宋玉的優秀作品之一,王逸認為是弟子宋玉憫其師忠而遭逐,故作〈九辯〉以述其志,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悲愁和不滿。宋玉善於藉由描寫自然景物,來抒發自身的情感,而達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在〈九辯〉中宋玉寫道:「世上難道沒有千里馬嗎?實在是因為沒有好的御者,所以才無法駕御千里馬。野鴨、野雁在水中庸碌覓食,只有鳳鳥騰空高飛。方的枘配上圓的鑿,又豈能夠相容呢!」宋玉以許多鮮明的形象表現出自己不被重視,不是因為自己沒有才能,而是...
英雄氣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英雄短氣注音︰|ㄥ ㄒㄩㄥˊ ㄉㄨㄢˇ ㄑ|ˋ漢語拼音︰yīng xióng duǎn qì釋義︰猶「英雄氣短」。見「英雄氣短」條。 01.明.許三階《節俠記.第九齣》:「三洲水淺魚難至,五嶺山高雁到稀,生不遇,令英雄短氣。」 02.《聊齋志異.卷六.馬介甫》:「祇緣兒女深情,遂使英雄短氣。」 03.《孽海花.第二六回》:「悠悠之口不諒人,怎能不使英雄短氣!」
明珠暗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珍貴的東西落入不明價值的人手裡,而得不到賞識或珍愛。語本《史記.卷八三.魯仲連鄒陽傳》:「臣聞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闇投人於道路,人無不按劍相眄者。何則?無因而至前也。」後比喻懷才不遇,高才屈居下位或好人誤入歧途。元.高明〈二郎神.從別後套.集賢賓〉曲:「怕朱顏去也難留,把明珠暗投,不如意十常八九。」《聊齋志異.卷六.鴿異》:「我以君能愛之,故託以子孫,何乃以明珠暗投,致殘鼎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