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04.338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稷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五穀之神。因稷為五穀之長,故以稷神指五穀之神。厲山氏子柱,能殖百穀,帝顓頊舉其為農事之官,天下遂蒙其利;周的先祖棄亦能殖百穀,故後亦稱柱與棄為「稷神」。見漢.蔡邕〈獨斷上〉。
負老提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背著老人,牽著小孩。形容民眾成群結隊行動的情景。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一九.第五十二神仙》:「當期之世,水旱蝗蟲,五穀飢貴,兵革並起,人民疾疫,道路不通,負老提幼,散流他方。」也作「負老攜幼」。
馳風掣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主圖安危,慮未萌,論行能,明賞罰,授官位,決嫌疑,定可否。……通糧四人,主度飲食、蓄積,通糧道,致五穀,令三軍不困乏。奮威四人,主擇材力,論兵革,風馳電掣,不知所由1>。 〔注解〕 (1) 不知所由:不知道從何處而來。
虛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空虛匱乏。《續漢書志.第一五.五行志三》「十二年六月,潁川大水,傷稼」句下南朝梁.劉昭.注:「廣州先賢傳曰:『和帝時策問陰陽不和,或水或旱,……雨漫溢者,五穀有不升而賦稅不為減,百姓虛竭,家有愁心也。』」
折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賠錢。《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下》:「眾民賣買五穀、布帛、絲綿之物,周於民用而不讎者,均官有以考檢厥實,用其本賈取之,毋令折錢。」
撒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用飲食款待客人。元.鄭光祖《㑳梅香》第四折:「(白將牙笏遮面與旦並坐科山人云)將五穀寸草來。(官媒云)要做甚麼?(山人云)先把新女婿撒和撒和,不認生。」
大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物不熟,糧食歉收。《穀梁傳.襄公二十四年》:「五穀不升,謂之大侵。」
五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五穀。《周禮.夏官.職方氏》:「河南曰豫州,……其畜宜六擾,其穀宜五種。」《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上》:「種穀必雜五種,以備災害。」
木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裡中於絕食的苦行。不食米、麥等五穀類,而專以樹種、果實等為食。在密宗是為了信仰的表白等理由而採用此法。
風馳電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主圖安危,慮未萌,論行能,明賞罰,授官位,決嫌疑,定可否。……通糧四人,主度飲食、蓄積,通糧道,致五穀,令三軍不困乏。奮威四人,主擇材力,論兵革,風馳電掣,不知所由1>。 〔注解〕 (1) 不知所由:不知道從何處而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