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7.326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皓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雪白、潔白。《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四人從太子,年皆八十有餘,鬚眉皓白,衣冠甚偉。」《儒林外史》第七回:「只見王惠鬚髮皓白,走進門,一把拉著手。」
從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侍從、隨從。《三國演義》第一九回:「時方冬寒,分付從人多帶綿衣。」《儒林外史》第一回:「吩咐從人都下了馬,屯在外邊,把馬都繫在湖邊柳樹上。」也作「人從」。
弟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弟弟與哥哥。[例]他們弟兄兩人從小相依為命,感情濃厚。
掀風鼓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鼓動風潮,煽動情緒。如:「由於有人從中掀風鼓浪,群眾情緒十分激動。」也作「掀風播浪」、「興風作浪」。
洩漏風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透露消息。如:「千萬別洩漏風聲,以免被人捷足先登。」
北京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消失的古文明》,新北市:生活品味文化,民95,頁17-19。註2:陳雪良,《中華遠古文明之謎︰中國人從哪里來》,文匯出版社,2013。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北京人
鷹架學習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佳的學習鷹架。其中「近側發展區(ZPD)」指的是,個體獨自解決問題所反應出的實際發展程度,與其經由成人從旁輔助或與有能力的同儕合作解決問題所應出的潛在發展程度之間的距離。相關教學資源(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_result.jsp?st=all&keyword=%E9%B7%B9%E6%9E%B6%E5%AD%B8%E7%BF%92%E7%90%86%E8%AB%96
明修暗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暗度陳倉」之典源,提供參考。 《史記.卷八.高祖本紀》正月,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負約,更立沛公為漢王,王巴、蜀、漢中,都南鄭。……四月,兵罷戲下,諸侯各就國。漢王1>之國,項王2>使卒三萬人從,楚與諸侯之慕從者數萬人,從杜南入蝕中。去輒燒絕棧道3>,以備諸侯盜兵襲之,亦示項羽無東意。至南鄭,諸將及士卒多道亡歸,士卒皆歌思東歸。韓信說漢王曰:「項羽王諸將之有功者,而王獨居南鄭,是遷也。軍吏士卒皆山東之人也,日夜跂而望歸,及其鋒而用之,可以有大功。天下已定,人皆自寧,不可復用。不如決策東鄉,爭權天下。」……八月,漢王用韓信4>之計,從故道還,襲雍王章邯5>。邯迎...
巧取強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波雜志》卷五記載,米芾十分喜愛古書畫,曾經向人借古畫臨摹,等臨摹好了,再和真品一起送回去,讓古畫的主人從中挑出真品,主人往往分辨不出來,他於是用這種巧妙騙取的手段,得到了許多古書畫。《晉書.卷九二.文苑列傳.顧愷之》中提到東晉桓玄也喜歡收集古書名畫。有一次,顧愷之將畫裝在箱子裡彌封後寄給他,他收到後偷了裡面的畫,再將箱子恢復原狀,寄還給顧愷之。顧愷之發現畫已不翼而飛,不但不生氣,反而說畫像仙人通靈,幻化而去。而蘇軾這首〈次韻米黻二王書跋尾〉詩:「巧偷豪奪古來有,一笑誰似痴虎頭。」就是用這個例子來譏諷米芾這種不當的行為。後來「巧取豪奪」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不擇手段地取得權利、財物。
千變萬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千變萬化」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列子.周穆王》有一段記載:周穆王時,有一異人從西方極遠之國來,他能進出水火,穿透金石,使山川夷為平地,把城市遷到別處;能凌空而不會墜下,碰撞實物也不受阻擋。變化多端,無窮無極。周穆王對他非常敬畏,奉若神明。典源又見《列子.湯問》。其內容則是記載周穆王西遊時,遇到一個巧匠,他製作的木偶與真人無異,並且在巧匠的操控下跳起舞來,動作千變萬化,十分靈巧。周穆王見了非常驚異,稱讚工匠的技藝精巧,有如自然的化育。「千變萬化」就是直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被用來形容變化無窮。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