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7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11.206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蠶食鯨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像蠶吃桑葉般的和緩,或像鯨吞食物般的猛烈。比喻不同的侵略吞方式。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六.灤陽消夏錄六》:「汝兄遺二孤姪,汝蠶食鯨吞,幾無餘瀝。」《黑籍冤魂》第二回:「在乾隆時代,英吉利滅東印度,據孟加剌,漸肆其蠶食鯨吞手段,兼并那東、中、南三印度之地。」
珠聯璧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日月如合的璧玉,星辰如成串的珍珠。語本《漢書.卷二一.律曆志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連珠。」比喻人才或美好的事物相匹配或同時薈集。常用作祝賀新婚的頌辭。北周.庾信〈周兗州刺史廣饒公宇文公神道碑〉:「發源纂胄,葉派枝分,開國承家,珠聯璧合。」也作「璧合珠連」、「璧合珠聯」、「連珠合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合、吞。《左傳.昭公八年》:「孺子長矣,而相吾室,欲兼我也。」唐.陸贄〈均節賦稅恤百姓六條〉之六:「富者兼地數萬畝,貧者無容足之居。」
凱勒(J._Keller)ARCS動機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完成後成就感的滿足」 ARCS模式的特色注意動機、情意的激發它能配合其他的教學理論或教學設計步驟合運用它不僅著眼於教學效果的提升,還特別重視學習的趣味性,藉著一連串的策略,強化維持學習者的興趣,以達到學習效果的目的。促進一個成功、有趣的學習活動需要多方面的配合。例如、教材本身便是很大的關鍵。Keller在ARCS模式的發展過程中,認為不僅教師應了解並使用這些策略,有主張教學設計過程中即應考慮這些因素,而發展、製作能吸引學生興趣激發學習動機的教材。
勢如破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敗齊軍於濟水西岸,齊泯王亡走莒城。樂毅趁勢攻入齊國首都臨淄,總計攻下七十餘城。 (10) 并:通「」,兼。 (11) 齊:國名,戰國七雄之一。故址在於今山東省北部、河北省東南部一帶。周武王封姜太公於此,傳至戰國時,君位被權臣田氏篡奪。後為秦國所滅。 (12) 迎刃而解:比喻事情很容易解決。見「迎刃而解」。 (13) 指授:指點傳授。 (14) 徑造:直接進攻。徑,通「逕」,直接。造,至。 (15) 秣陵:地約當今南京市附近,三國吳孫權於漢獻帝建安十年得秣陵,改名為建業。西晉統一後,則又恢復以秣陵為名。 (16) 束手:無計可施,無法抵抗。 (17) 謝:賠罪、認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合、。《墨子.尚賢中》:「聿求元聖,與之戮力同心。」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祝盟》:「共存亡,戮心力。」
赤子之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孟子,西元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人。受學於子思門人,提倡王道、重仁義、輕功利、創性善之說,後世尊稱為「亞聖」,傳有《孟子》七篇。他曾經到齊、宋、滕、魏等國游說,一度擔任齊宣王的客卿,最後以所說不合王意而不見用。他主張行「仁政」,提出「民貴君輕」、「人性本善」等論說,以期說服諸侯,停止武力兼。晚年與萬章等門人集儒家論述著書立說以終,學說對後世影響甚大,被認為是孔子儒家學說的繼承者。典源所錄是孟子說過的一句話,意思是說:一個品德修養良好的人,不會失去他做赤子時的一片純真、善良之心。「赤子之心」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用於比喻純潔、善良的心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皮膚的化膿性及壞死性炎症,多由金黃葡萄球菌引起,侵犯相鄰的多個毛囊後融合形成局部腫脹,中央有許多小孔,呈瘻管狀,非常疼痛。有發燒、寒顫等現象,嚴重時,甚至發敗血症。
力不從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卷八八.西域傳》,也提到東漢初年,漢光武帝復興漢室,西域各小國都來歸附,希望能得到保護,避免被他國吞。但等了許久都沒看到漢室派兵過來,非常著急,鄯善國的國王就寫信給漢光武帝,說明漢帝國再不派兵前來,就只好去依附你們的敵人-匈奴了。漢帝鑒於國內局勢剛剛穩定下來,短期之內無法派兵到西域保護這些國家,於是便回覆說:「我們目前無法派兵前去,你們有歸附漢帝國的心,但力量上無法達到的話,就請你們自行去依附其他國家吧!」這些小國就只好去依附匈奴了。這裡的原文用的就是「力不從心」。後來就演變成為一句成語,用來指心裡想做某事,力量卻無法達到。
六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宜,以見指撝,武信是也。」屬於「合體組字法」。會意字由兩個或多個獨體字組成,以所組成的字形或字義,合起來,表達此字的意思。例如「酒」字,以釀酒的瓦瓶「酉」和液體「水」合起來,表達字義;「解」字的剖拆字義,是以用「刀」把「牛」和「角」分開來字達;「鳴」指鳥的叫聲,於是用「口」和「鳥」組成而成;「電」因「雨」而「申」,用以表示雷電之意。有部分漢字,會同時兼有會意和形聲的特點。例如「功」字,既可視為以「力」和「工」會意,而「工」亦有聲旁的特點;「返」字,既可視為以「反」和「辵」(解作行走,偏旁作「辶」)會意,而「反」亦有聲旁...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