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9.211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依樣畫葫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望,遂決意不用矣。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四》。 (2) 太祖:趙胤(西元927∼976),宋朝開國君主,涿州人。後周時任殿前都點檢,領宋州歸德軍節度使,掌握兵權。後發動陳橋兵變,即帝位,國號宋,結束五代擾攘的局面。天下既定,務農興學,慎刑薄斂,與百姓休息,但過度重文輕武、偏重防內,造成宋朝長期的積弱不振。在位十六年,廟號太祖。 (3) 翰林:職官名。唐宋為內庭供奉之官,方技、雜流,亦待詔翰林。 (4) 葫蘆:植物名。葫蘆科葫蘆屬,一年生蔓草。以其果實狀似壺及蘆,故稱為「壺蘆」。全株有毛。莖細長,以卷鬚絡於他物;葉掌狀淺裂、具齒、互生;花單性、同株、色白...
依依不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非常留戀,捨不得分離。《儒林外史》第一五回:「超人依依不捨,又急於要家去看父親,只得灑淚告辭。」《紅樓夢》第一一九回:「巧姐等在劉老老家住熟了,反是依依不捨。更有青兒哭著恨不能留下。」
坐以待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三國志.卷五二.吳書.張顧諸葛步傳.張昭》裴松之.注:「習鑿齒曰:『……昭為人臣,不度權得道,其後失,……及追忿不用,歸罪於君,閉戶拒命,坐待焚滅,豈不悖哉!』」 參考詞語︰坐而待弊注音︰ㄗㄨㄛˋ ㄦˊ ㄉㄞˋ ㄅ|ˋ漢語拼音︰zuò ér dài bì釋義︰弊,通「斃」。「坐而待弊」猶「坐以待斃」。見「坐以待斃」條。 01.《新五代史.卷二.唐臣傳.任圜》:「其如拒守經年,傷吾大將,一朝困竭,方布款誠,以此計之,子亦難免。然坐而待弊,曷若伏而俟命?」 參考詞語︰坐而待斃注音︰ㄗㄨㄛˋ ㄦˊ ㄉㄞˋ ㄅ|ˋ漢語拼音︰zuò ér dài bì釋義︰猶「坐以待斃」。見「坐以待斃」條。 ...
時雨春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字仲,春秋齊國潁上人。初事公子糾,後事齊桓公為相。通貨積財,富國強兵,尊周室,攘戎狄,九合諸侯,一天下,桓公尊為「仲父」,為法家之祖。筦,音ㄍㄨㄢˇ。 亦作「管仲」。 (2) 春風風人:比喻教育給人的感化和恩澤。第二個「風」字,音ㄈㄥˋ,吹風。見「春風風人」。 (3) 夏雨雨人:比喻及時加惠於民。第二個「雨」字,音ㄩˋ,滋潤。見「夏雨雨人」。 2、「化雨」:《孟子.盡心上》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1>化之者,有成德2>者,有達財3>者,有答問4>者,有私淑艾5>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注解〕 (1) 時雨:比喻教化的實行。 (2) 成德:成就德行。 (3) ...
鐵石心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魏武故事》(據《三國志.卷一.魏書.武帝紀》裴松之注引)領長史1>王必2>,是吾披荊棘3>時吏也。忠能勤事,心如鐵石,國之良吏也。蹉跌久未辟之,捨騏驥而弗乘,焉遑遑而更求哉?故教辟之,已署所宜,便以領長史統事如故。 〔注解〕 (1) 領長史:領,兼理。長史,職官名,漢代丞相和將軍府等皆設有長史官,相當於現在的祕書長或幕僚長。 (2) 王必:?∼西元218,東漢末人,曹操故吏,領丞相長史。後因太醫令吉本等人反操,與嚴起兵討伐,中箭而死。 (3) 披荊棘:劈斬荊棘,比喻在創業的過程中克服艱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把持、稱雄。如:「獨霸一方」。《論語.憲問》:「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天下。」《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
欲速不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達」,便是這個意思。所以後來「欲速不達」就被用來表示想要求快,反而不能達到目的的意思。例如宋太祖趙胤立國之初,所統治的地方只有黃河、淮河流域一帶,北有契丹和北漢,西有後蜀,南有荊南、南唐、南漢、吳越等國家,讓宋太祖坐立難安,希望能儘快把這些小國消滅或制服,以完成統一大業。開寶二年,宮中舉辦春宴時,太祖就與大臣魏仁浦耳語道:「我想親自帶領軍隊去討伐北漢,你覺得怎麼樣?」魏仁浦認為北漢有契丹為後盾,宋朝軍力還不足以克之,於是便回答:「欲速不達。」但太祖並沒有聽從他的勸告,十月即率大軍北上,後來果然因為契丹派軍支援,導致宋軍無功而返。由這個歷史事件我們可以看出:進行一件事,在求快的同時也要能兼顧...
史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朝)|周昌,廣阿侯任敖,故安侯申屠嘉。(補:車千秋,韋賢|韋丞相,魏相,邴吉,黃霸,於定國,韋玄成,衡) 史記卷九十七 酈食其|酈生陸賈列傳 第三十七-酈食其,陸賈,平原君朱建 史記卷九十八 傅寬|傅靳歙|靳周緤|蒯成列傳 第三十八-陽陵侯傅寬,信武侯靳歙,蒯成侯周緤 史記卷九十九 劉敬叔孫通列傳 第三十九-建信侯劉敬,稷嗣君叔孫通 史記卷一百 季布欒布列傳 第四十-季布,曹丘生,季心,丁公;欒布 史記卷一百一 袁盎晁錯列傳 第四十一-袁盎,晁錯,鄧公 史記卷一百二 張釋之馮唐列傳 第四十二-張釋之,馮唐 史記卷一百三...
置之度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東觀漢記.卷一.光武帝紀》載,東漢初年,光武帝劉秀雖已復漢室,但天下尚未統一,還有許多人據地稱王。光武帝花了五年多的時間,總算大致敉平,只剩四川的公孫述和甘肅的隗囂兩股殘餘勢力。公孫述遠在蜀中,不易發動攻勢;隗囂表面上向光武帝稱臣,並且把兒子送到洛陽任官,表示歸順。因此,光武帝不急於消滅這兩股勢力,希望能讓苦戰多年的將士,好好休養生息一番。於是對將領們說:「現在天下已在我們的掌握之中,姑且把消滅隗囂和公孫述兩人的事,置於度外,不加理會吧!」後來「置之度外」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不放在心上,不加理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根本的。如:「基數」、「基層」。《漢書.卷八一.衡傳》:「正基兆而防未然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