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5.487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二)之音。
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之音。
1.山谷。《荀子.勸學》:「不臨深谿,不知地之厚也。」《漢書.卷二五.郊祀志下》:「至雲陽,行谿谷中,阨陜且百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沉入水中。如:「沉沒」。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自新》:「處即刺殺虎,入水擊蛟,蛟或浮或沒,行數十里,處與之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更加、格外。《史記.卷一.五帝本紀.太史公曰》:「余并論次,擇其言尤雅者,故著為本紀書首。」唐.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抑聞之,古者重冠禮,將以責成人之道,是聖人所尤用心者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分開、分散。《書經.禹貢》:「北播為九河,同為逆河,入于海。」《禮記.禮運》:「播五行於四時。」唐.孔穎達.正義:「播謂播散五行金、木、水、火、土之氣於春夏秋冬之時也。」
江河日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歷練。他特別推崇司馬遷「行天下,周覽四海名山大川」,文章才能「頗有奇氣」。蘇轍的散文風格汪洋澹泊,吸收了駢文的技巧,故聲調文采均極優美,〈黃州快哉亭記〉是其代表作品,融敘事、描景、抒情、議論於一體。在學術上,蘇轍則以儒學為主,傾慕孟子,擅長政論文章。他吸收了韓愈「氣盛言宜」的主張,縱論天下大事,委婉平正,往往能一針見血。在〈進君術策.第五道〉中,蘇轍詳述君王治國的方法。他認為人民就像江河之水,若是不加以約束,放任其所為,就會如同洪水奔流而下不可遏抑,使得情況越來越糟,最後沖毀堤防,造成極大的災害。因此善於治民者,應當謹慎地引導人民,使其能夠走上正道,既不過於放縱,也不過於壓制,如此天下才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家中未成年的僮僕。《列子.說符》:「楊子之鄰人亡羊,既率其黨,請楊子之豎追之。」
蒸蒸日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官場現形記》第五二回:「再加以令岳大人的聲望,罩在那裡;你世兄是槃槃大才,調度有方;還怕不蒸蒸日上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之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拍除。《老殘遊記》第八回:「跟隨人替他把身上雪撲了撲,然後把驢子牽來,重復騎上,慢慢的行。」
5.向前猛衝。如:「飛蛾撲火」、「撲地而滅」。《水滸傳》第二三回:「那大蟲咆哮性發起來,翻身只一撲,撲將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