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7.913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白色念珠菌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一種黴菌病症。病原體是白色念珠菌,常在人體的口腔、皮膚、胃腸道和生殖道,引起感染病症。
食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連接咽喉和胃的管狀器官。食物經口腔由咽喉進入食管,食管蠕動將食物推送到胃裡。也稱為「食道」。
化學治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抗癌製劑治療癌症的方法。產生的副作用有毛髮脫落、口腔潰瘍、嘔吐、出血、感染等。[例]她戴著帽子,以掩飾因化學治療所造成的禿頭現象。
消化器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口腔、咽喉、食道、胃、腸等消化食物的器官。
三叉神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五對腦神經。由延髓分布於前額、上顎、下顎等部位,主管顏面、牙齒、鼻腔、口脣等的知覺。口腔、眼、耳疾病或流行性感冒,常會引起三叉神經痛。
紫藥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消毒防腐的藥水。多用於治療口腔黏膜的傷口。也稱為「龍膽紫」、「甲紫」。
臺北醫學大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私立大學之一。原為「臺北醫學院」,創立於民國四十九年六月一日。八十九年八月二十八日改名為「臺北醫學大學」。設有醫學院、藥學院、公共衛生暨營養學院、口腔醫學院、護理學院等。現址位於臺北市吳興街。
鵝口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由真菌中的變白菌所引起。感染時口腔黏膜發生白點,哺乳的嬰兒常患此病。也稱為「寄生性口內炎」。
味覺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辨別味覺的器官。位於口腔內,主要的是舌。也稱為「味官」。
藥物中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劇毒或過量的藥物進入體內,危害身體機能或生命的徵象。中毒的症狀因藥物種類的不同而有所差別。如服用過量安眠藥中毒。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