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口蹄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偶蹄目動物的急性、熱性與接觸性傳染病,由病毒所引起。主要症狀為體溫升高,口腔黏膜、蹄冠及趾間皮膚的真皮部長水泡並且潰爛,口吐白沫。
成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發音的動作。使發音器官發生接觸或口腔形成某形式的共鳴器,藉以構成某種狀態。如發〔p〕時,必先將口腔閉住,這種狀態即是成阻。
分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氣流到口腔後,舌尖上升跟上齒齦接觸,氣流在口腔中央的通路遇到阻礙,改由舌體兩旁邊的間隙流出所形成的音。也稱為「邊音」。
口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口腔內出現形如苔蘚狀的白色潰爛點。時時作痛,甚至會妨礙飲食。多因體質虛弱、虛火上升、口腔不清潔而引起。
氣泡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魚類疾病。水中的氧或氮如過於飽和,其過剩的氣體便會侵入魚的口腔黏膜,使血管內產生氣泡,致眼球凸出、內出血及腹部膨脹等症狀。有時頭部、頰部和鰭等處亦會發生氣腫,嚴重時會造成死亡。
貝伽特症候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西元一九三七年土耳其人(Behcet)貝伽特以地中海沿岸的奇病為題,所發表的一種不明原因病症。其症狀為口腔粘膜、外陰部、眼部的潰爛及皮膚出疹。患者大都會失明,最後侵犯到腦部時,便會因精神及活動障礙而死亡。
桑琅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形容振動、碰擊的聲音。元.無名氏《貨郎旦》第四折:「搖幾下桑琅琅蛇皮鼓兒,唱幾句韻悠悠信口腔兒。」也作「廝琅琅」。
口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常稱口腔潰瘍或口內炎。為口腔黏膜上出現的黃白色潰瘍。致病機轉不明確,通常與創傷、免疫以及維生素缺乏等因素相關。
咽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於口腔深處,狀如橫裂之溝。上為軟口蓋,兩側為弓狀皺褶,下為舌根。
頰黏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被覆於口腔內頰部的未角質化黏膜。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