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9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異頜頜糯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體延長,尾部側扁漸細,頭部及身體呈淡色,全長為鰓孔位體高及肛門位體高之15.7-18.8及17.0-21.0倍;肛門位於全長中點之前,肛門前長佔全長的35-44 %;尾長適度延長,其長度約為肛門前長的1.4-1.8倍;尾端柔軟,易彎折,尾部末端鰭條延長,末端呈圓形;背鰭起點位於胸鰭基部略後方;奇鰭具有黑色邊緣,鰭條分節;胸鰭發達,位於體高中點之上方,胸鰭基部上緣高於眼睛上緣水平線;鰓孔幾乎為垂直線狀,位於身體側邊中點偏下方;全長為頭長之5.8-6.4倍,端長呈尖狀,口裂末端約位於眼睛水平中點之下方,上顎長於下顎,長大於眼直徑,長為眼直徑之1.1-1.3倍;眼睛大,約占頭長的23-28 ...
安氏異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Idiolophorhynchus andriasheri (Sazonov, 1981)
頭部大,佈滿許多弱棘或無棘的鱗片;口小,下位可突出,無頦鬚。長而尖,部尖端無硬棘。齒為錐狀,小而尖細,多列排成窄的齒帶。鰓條骨為7條。魚體有4列擴大特化之強棘鱗,體背側及腹部中央各1列,兩胸鰭之基底後方各1列。腹鰭甚小不發達,有一延長呈絲狀的鰭條。無發光器,肛門緊臨臀前。體為棕色,各鰭為深棕色,體型中小型,體長可達26公分左右。
僅發現於澳洲南部及紐西蘭。
棲息於1,030~1,484公尺間的海域,深海底棲性。數量相當稀少,全世界目前所採獲之標本寥寥可數,僅1屬1種。
僅有學術價值,無經濟價值。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鱈形目(Order Gadiformes)
准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Paracanthopterygii)
鼠尾鱈科(Family Macrouridae),Grenadiers,Rattails
日本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而側扁,尾長如帶,愈往後愈尖細。鼻骨前側邊緣完全被骨支托。部腹面完全被鱗;頭部稜脊發達具特化之強棘鱗,頭部頂端之上枕區鱗棘列數一列。發光器呈短桿狀,自肛門起點延伸至兩腹鰭間。體被強櫛鱗,鱗列3~6列呈放射狀排列,棘刺形狀尖而略呈扁平狀。口腔暗色,鰓膜黑色。
單棘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橢圓形;尾柄短而高,上有許多倒置的剛毛。較長且延長呈管狀。口上位。鰓孔約與瞳孔同大,位眼後下方體中線上,胸鰭基並未完全落於鰓孔下方。恥骨末端無特化之鱗片;體被小鱗,上有一列向後倒之平貼小棘。第I背鰭棘位眼後上方,棘強壯,前緣具成列指向上方之小棘,後緣小棘較鈍;背鰭條與臀鰭條前部不較後部長多少;鰭緣截平;腹鰭膜小。體藍綠色,具許多約為瞳孔一至二倍大之成列橘黃色圓形、卵圓形或長條形斑點;頭部斑點連成線狀;眼睛內、瞳孔外緣具與體之黃斑相接的放射狀黃帶。第一背鰭膜灰黃色;腹鰭膜黑色,雄魚散有小白點,幼魚則無;尾鰭淡藍綠色,後下方有一長黑斑;餘鰭淡黃而透明。
大眼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oryphaenoides microps (Smith & Radcliffe, 1912)
頭部中大,佈滿弱棘小鱗,口小,頦部有一細小之鬚,部短,其尖端部短,具有特化之棘鱗,突起形成一小節結眼徑小約佔頭長17%。前鰓蓋部骨嵴圓突,第一鰓弓有一黑色皮褶與鰓裂完全密合;第一背鰭有一甚長之鰭條,其長度大於頭長的2倍。體被中小型櫛鱗,棘刺細長而尖,略呈平行排列。體色為淺棕色,各鰭邊緣均有漸層之黑色暗邊,為大型鼠尾鱈,可成長至55公分。
中國東海,日本南方,台灣。
深海底棲性魚類,生活在250~790公尺深,水溫5~7℃的水域,棲息在混濁的泥砂底質上,肉食往,以小型蝦蟹為食。
大型個體可食用,體型較小個體,則均以下雜魚處理,數量多,常見於深海底拖網漁獲物中。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鱈形目(Order Gadiformes)
准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Paracanthopterygii)
鼠尾鱈科(Family Macrouridae),Grenadiers,Rattails
岸上氏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而側扁,尾長如帶,愈往後愈尖細。頭部腹面光滑無鱗。部較鈍短,端有一小型的三角狀棘突。眼窩極大。口小;齒為錐狀,六列排成寬齒帶;體被櫛鱗,鱗片上之小棘平行排列,大小約略一致。發光器中長,由肛門起向前延伸止於兩腹鰭基底之間。體色為淺棕色,腹部白色;胸鰭基底之上後方有一大而明顯的圓型黑斑,小型個體會於死亡後消褪。
長鱵或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Euleptorhamphus viridis (van Hasselt, 1823)
體細長如帶,甚側扁,背、腹緣平直;頭小,尖突;上腭短小,呈三角形,其上無鱗;下腭顯著向前延伸成喙狀,喙長約等於體長之半,並約為頭長之2.5倍;鋤骨、口蓋骨及舌上無齒;胸鰭較長,約為頭長之1.5倍;背鰭與臀鰭對在於體之後方,背鰭具21~25軟條,臀鰭具20~24軟條,臀鰭起點在背鰭第四至六軟條基底之下方;腹鰭短小,具6軟條,後位,腹鰭與胸鰭基底之間距大於腹鰭與尾鰭下葉基底之間距;尾鰭深開叉,下葉長於上葉;體被易脫落小圓鱗,側線位低,近腹鰭;肛門位於臀鰭起點之略前方;脊椎骨數70~75。體銀白色,背部暗綠色;體側自胸鰭基底至尾鰭基底具一黑青色縱帶;下腭喙部、端邊緣為灰黑色,背鰭及尾鰭邊緣黑色,...
廣泛分布於自美國太平洋岸至日本、台灣、澳洲、經印度洋至紅海及馬達加斯加島;在大西洋也發現自加勒比海至西非岸。
為近海暖水性魚類,棲息於中、上層水域,依其分布可發現為在25℃等水溫線上之熱帶域。在水中游泳有如蛇行,故俗稱飛鳥蛇。也會如鱵魚之跳躍。
因體扁肉少,甚少被食用,無漁業上之統計。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鶴鱵目(Order Belon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鶴鱵亞目(Suborder Belonoidei = Exocoeloidei)
銀漢魚系(Series Atherinomorpha)
鱵科(Family Hemiramphidae),Halfbeaks
飛魚上科(Superfamily Exocetoidea)
比基尼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而呈圓柱狀,尾部側扁。部稍長。後鼻孔不為長管狀。上下頜彎曲明顯,以致於口部不能完全閉合。頜齒長,呈尖牙狀,明顯外露。脊椎骨數146-148。體為一致之紅褐色,鰭為深褐色,鰭緣不為黃色或白色。
棘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稍延長,呈長橢圓形, 尾柄短。口端位,齒白具缺刻。眼前無深溝。頰部被鱗;鰓裂後有大型骨質鱗片。背鰭兩個,基底相接近,第一背鰭位於鰓孔上方,第I棘粗大,第II棘則細長,第III背鰭棘極短,不明顯,不露出棘基深溝。尾柄具三列小棘,上兩列向前延伸至第二背鰭後半部下方,最後一列很短,只侷限在尾柄部份。體背部褐色,腹部白色;從眼到胸鰭基部有一鑲細藍線之褐色帶,此帶中央亦具一條細藍線;眼眶隔藍色,上有三條黑線;有一藍帶圍著上唇;從口部有一橘帶延伸至胸鰭基下方;體中央偏上有一大黑斑,自此黑斑延伸至臀鰭基具數條窄黑帶,彼此以白色帶相隔;另有兩條寬黑帶延伸至第二背鰭基部;尾柄小棘黑色。除第一背鰭黑色外,其餘鰭...
胸斑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aelorinchus kishnouyei (Jordan & Snyder, 1900)
頭部腹面光滑無鱗,眼窩極大,口小,部較鈍短,端有一小型的三角狀棘突。齒為錐狀,6列排成寬齒帶;胸鰭基底之上後方有一大而明顯的圓型黑斑;體被櫛鱗,鱗片上之小棘平行排列,大小約略一致。發光器中長,由肛門起向前延伸止於兩腹鰭基底之間。體色為淺棕色,腹部白色,小型個體胸部的黑色圓斑會於死亡後消褪。
南日本太平洋側,中國南海、台灣。
棲息於水深250~450公尺的水域,生活在混濁的泥沙底質上,幾乎是以多毛類為食,偶而在胃中發現甲殼類,生殖季在2~4月。
棲息於400公尺左右的個體較大型,體長達30公分,軀幹部分可食,捕獲數量甚多,漁民常於海上作業時,在漁船上充當午餐,小型個體則作為下雜魚。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鱈形目(Order Gadiformes)
准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Paracanthopterygii)
鼠尾鱈科(Family Macrouridae),Grenadiers,Rattails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