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8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577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趾高氣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齊國大臣孟嘗君到楚國為相,楚王送他象牙雕的床為見面禮,命登徒送去。登徒覺得象牙床太貴重,要是不小心弄壞了可賠不起,便央求孟嘗君的門人公孫戍想辦法阻止此事,事成後願以祖傳的寶劍做為答謝。公孫戍答應幫忙,便去見孟嘗君,勸他不要接受楚國的這個禮物,孟嘗君問他為什麼,他說:「您所到的小國,均敬仰您、信賴您,是聽聞您在齊國能解救民生貧困,使即將滅絕者得以存續。那些國家的傑出人士,都將國事囑託於您,是因為仰慕您的義氣與廉節。今天若接受楚國這個貴重的禮物,那麼其他您尚未造訪的國家要如何接待您呢?所以臣勸您不要接受這份厚禮。」孟嘗君聽了覺得有道理,立即接受他的建議。  公孫戍於是快步離去,但是還沒出...
棒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棒球比賽用球。為正圓形,以皮、橡膠製成,圓周為二十三公分,重約一百四十二至一百四十九公克。
閉門造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立宗的經典之一。 (5) 普賢:佛教的四大菩薩之一。為釋迦牟尼佛的右脅侍,象徵佛陀行德的菩薩。其像多騎白象,與左脅侍文殊騎獅子相對。 (6) 此旦:此時。 (7) 一佛二菩薩:佛教稱世界有穢土(凡人所居)和淨土(聖人所居佛國)之分,每個世界有一佛二菩薩負責教化。菩薩代表「修德」,佛代表「性德」,不修,性德雖然有,但不能夠顯現出來,所以性德顯現要靠修德。此處的一佛為釋迦牟尼佛,二菩薩為普賢菩薩和文殊菩薩。 (8) 隨緣行行:因應著因緣現象行修行之事。 〔參考資料〕 ■宋.朱熹《四書或問.卷五.中庸或問》軌者,車之轍跡也。周人尚輿,而制作之法,領於〈冬官〉。其輿之廣六尺六寸,故其轍跡之...
鬼斧神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技藝精巧,似出自鬼神之手,非人力所能及。多指建築、雕、文學藝術。語本《莊子.達生》:「梓慶削木為鐻,鐻成,見者驚猶鬼神。」如:「這件雕品可謂鬼斧神工,令眾人嘆為觀止。」《野叟曝言》第七五回:「以鬼斧神工之技,成天造地設之文。」後亦用以形容大自然景觀之奇美。清.吳慶坻《蕉廊脞錄.卷七.陸為棧道圖》:「蠶叢魚鳧闢奇格,鬼斧神工逞狡獪。化工巧奪造物忌,縋鑿幽險驚脫械。」也作「神工鬼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人物的圖畫或雕。如:「人像」、「畫像」、「雕像」。
不可思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須彌山腰的一座小山,名為犍陀羅山,此山有四座山峰,四王各居一峰,護持釋迦佛世界的四大洲。在中國寺院像一般為:東方持國天王,白色身,手持琵琶;南方增長天王,青色身,手持寶劍;西方廣目天王,紅色身,手繞一條龍;北方多聞天王,綠色身,右手持傘,左手持銀鼠,成為中國式的佛教護法神。 (6) 忉利諸天:忉利天的諸神。忉利天又作「三十三天」,佛教宇宙觀中,此天位於欲界六天之第二天,係帝釋天所居之天界,位於須彌山頂。山頂四方各八天城,加上中央帝釋天所止住之善見城(喜見城),共有三十三處,故稱三十三天。忉,音ㄉㄠ。〔參考資料〕 《洛陽伽藍記.卷一.永寧寺》永寧寺,熙平元年,靈太后胡氏所立也。……佛事精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刻鏤。如:「雕」、「雕刻」。《論語.公冶長》:「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盛裝、儲藏東西的容器。圓形、寬口、腹大、底小。舊時用陶、瓷、玻璃等製成,現代亦有膠製成。如:「醬缸」、「水缸」、「魚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狀因種類而異,雖然蟬蜕是沒有生命的物質,但採集時還是要小心,必須交蟬蜕用柔軟的紙張包好,或個別收在小膠管中。因為在以後鑑定蟬種時,觸角的粗細(觸角通常由7或8節所組成,各節間長度的比例會是鑑定上重要的依據)、長毛的情形,都是其鑑定的依據,所以欠缺觸角的蟬蜕就會失去牠在學術上的利用價值。(註1)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蟬英文關鍵字: cicada 參考書目註1:台灣昆蟲教室,朱耀沂編著,天下遠見出版公司,2012,頁84。註2:昆蟲大奧秘,東方編輯小組企劃,台灣東方出版社,2007,頁82。
偷換概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偷換概念是非形式謬論(Verbal fallacies)的其中一種。「偷換概念」又可以稱作「稻草人謬誤」。因為對方並沒有受到實質的攻擊,而是由論者樹立起一個像是稻草人的假目標,並對此進行攻擊。無心或刻意犯下這種謬誤的論者會將對方的言論重新造成一個較為容易推翻或反駁的概念,並且針對這個概念進行攻擊。偷換概念廣義上可以視為一種修辭學的技巧,並常用於對人們遊說的過程中。但是事實上,這只是誤導人的說詞,因為對方真正的論據並沒有被推翻。 例子對象事實:教育部於中小學的教師手冊內編入「性別平等」以及「包容不同的性傾向」的相關內容。...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