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3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監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瞭解環品質如空氣、水及噪音等之變化,所進行之採樣分析工作。
  環監測之主要目的如下:
1.建立環品質之基線資料並瞭解短、中、長期環品質之變化趨勢。2.評估環品質現況是否符合各級環品質標準。3.以所獲取之環品質資料,輸入環品質預測模式,就模式之預測結果,採取適當之管理措施。例如限制污染物排放量、緊急應變措施等。環監測方式可以人工採樣分析或儀器自動監測等兩種方式進行。監測範圍可包括水、空氣、噪音及土壤等。
  環監測係泛指藉各種方法測量環品質以供某些目的之需要而從事的活動,其測量方法可分為自動與手動。隨著環保護的需求日增,監測活動範圍日益擴大,只要是與環有關的定量描述工作,皆屬於環監測範圍,因此,空氣、水質、噪音,以及工廠汙染源的量測工作皆是。環監測之目的在於滿足環品質要求,提供具體可靠的管理決策依據,推動環保法令的實施與更新,並協助政府與民間所進行的相關研究與發展。
  環監測的施行原則有以下幾點:(1)測站位置與密度的決定因素:如汙染源種類、位置、人口分布、氣象特徵、地型與土地利用情形等;(2)測站內外的環要求:如良好的操作環、安全考慮;(3)儀器設置的考慮因素...
溫度遞減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實際的大氣層中,其垂直方向的氣溫遞減情形稱為環溫度遞減率,通常以℃/100公尺表示。在對流層中,大氣的主要能量是來自地球的長波輻射,因此愈接近地面,其氣溫愈高;反之,愈向高空,其氣溫愈低。就平均而言,在對流層內,環溫度遞減率大約為0.65℃/100公尺。實際環溫度遞減率並非固定不變,它是隨時隨地並隨高度而變化。在對流層下部,大約在地面至2000公尺高的大氣層中,其環溫度遞減率約為0.3—0.4℃/100公尺;在對流層中部,大約在2000至6000公尺高的大氣中,其環溫度遞減率約為0.5—0.6℃/100公尺;在對流層上部,也就是在6000公尺以上的高空中,其環溫度遞減率約為0...
兒童美術教育與環保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友了解到環保的重要性,不然就會成為第二次的垃圾汙染,讓他們製造出更多的廢物來扔掉。美式課是要與整個環結合,而不只是單純地上美勞,所以要讓小朋友思考。 二、不同年級的小朋友有不同的教法低年級比較容易帶,可以用說故事的方式讓他們進入情況,但是他們都單純的必須多分些時間帶領他們做些聯想,否則他們在做美勞時往往做完了就算了,而且他們的喜好很分明,必須以遊戲和故事的方式去引起他們的興趣,高年級則不然,可以用交心的方式去和他們對談。 三、廢物的多元化作用許多廢棄物都可以用來做勞作,像舊報紙以鍋子為模,可以黏貼出面具,空底片盒和養樂...
溫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環繞儀器周圍介質之溫度。
壓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環中的事件或力量威脅到人的生存與幸福、影響人的各種系統的正常運作時,我們稱之為環壓力。早期的壓力研究著重在壓力的生理層面。Selye指出人的身體對環威脅會產生警戒、抵抗與疲憊等階段性的反應。但其實壓力的生理和心理面向是無法分割的。
  壓力的心理面向著重在對壓力源所做的解釋在壓力反應中所扮演的角色。我們視某一壓力源為具有威脅性的、有害的或是具有挑戰性的,乃受到下列因素影響,例如對於壓力源的態度、過去的相關經驗以及對於可能的後果的瞭解。按著我們會評估個人或群體應付壓力的資源、策略及其效果。應付壓力的方式可以採取行為控制或心理適應的形式。人們可能採取直接的行動以改變他和周遭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疆界以內的地區。《後漢書.卷五八.虞詡傳》:「若棄其域,徙其人庶,安土重遷,必生異志。」
學校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校環是指能夠影響學校教育活動之一切外在條件與勢力,也可以說是能夠促進或阻礙學校教育活動之種種狀況。從社會學觀點而言,學校環與學校文化的涵義極為相似。廣義的學校環包括:(1)學校物質環,如:學校所在社區環、校地大小、建築設備、校園布置,以及其他物質條件等;(2)學校社會環,如:校長領導、師生關係、學校氣氛,以及學校與社區的關係等;(3)學校規範環,如:學校的傳統、價值、習俗、儀式、規章與制度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縣所屬的轄區。如:「選舉投票日將近,各候選人在縣內正積極展開熱烈的拜票活動。」《後漢書.卷三五.張曹鄭列傳.鄭玄》:「建安元年,自徐州還高密,道遇黃巾賊數萬人,見玄皆拜,相約不敢入縣。」
負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環單位面積或容量,所承受的人口、生物、車輛、開發度或污染量。
歸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最後一切歸於虛無。《紅樓夢》第一回:「究竟是到頭一夢,萬歸空,倒不如不去的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