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3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60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民間基金會,成立於1990年,乃遵馮纘華先生之遺志,將其部份遺產捐助成立,目前會址設於台灣大學環工程研究所內。此基金會成立之目的乃希望由社會上有識之士對我們居住環品質之關懷,共同貢獻心力改進台灣的生活環。基金之運用主要在於推動、協助、並獎勵各項有益於提升環品質之科技與教育推廣工作。目前基金會主要工作可分下列四項:環科技之研究發展,環育之推廣,推動或獎勵有關環品質之改善工作,及舉辦與環保護有關之研究會、講習會等。馮先生為國際知名之環工程專家,曾創設美國麻州州立大學之環工程研究組,1991年返國服務於台灣大學環工程研究所,對國內環品質之改善,提出眾多具體建議,在教學及對...
最少限制的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一九七○年代以後,在特殊教育界興起盡可能將特殊兒童與正常兒童安置在一起受教育的運動,這個運動稱之為回歸主流(mainstreaming)。回歸主流運動旨在倡導為特殊兒童提供最少限制的環
  所謂最少限制的環,即是盡可能地安排特殊兒童,獲得如同正常兒童般參與普通學校學習的機會和權利。由於特殊兒童的個別差異很大,因而對最少限制的環之教育安置,也常因人而異。如全聾的學童,其最少限制的環可能是特殊學校;對於輕度重聽的學童,則是資源教室。至於如何具體實施最少限制的環,在民國七十七年九月教育部修訂公布〔啟聰學校(班)課程綱要〕中教學通則第十四條之規定為:
  啟聰學校...
小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生物個體直接接觸或緊鄰的環,是微觀的生物棲息環,故又稱為微棲地(microhabitat)。例如台灣珍貴的兩棲類山椒魚,生存環為海拔2500公尺以上的森林,但其生存的小環卻是森林底層石頭或傾倒樹木底下的空隙。小環中的各種因子與大環的因子可能差異很大。例如森林中、上層會受光線及風的影響,但石頭或傾倒樹木底下的環受光線及風的影響很小,而且溫度與濕度也與大環不同。小環對生物的影響常比大環更重要。例如高山凍原低溫、強風的環不利生物生存,但在背風或向陽的小環中,卻是許多生物的棲息地。
大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指人類的生活空間及其一切自然生態。如:「為改善社會的大環,每個人都應該守法守分,並且盡一己之力贊助公益事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順遂如意的遇。如:「順勿驕,逆不餒。」
班級環管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定義2 原則3 類別3.1 1.單元教學佈置3.2 2.一般設備佈置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定義班級環管理通稱為教學環佈置,係將教室做適當的佈置,以發揮下列功能:1.提供師生適宜的教學環,增進教學氣氛。2.提供良好的教,以收潛移默化之效。3.提供師生發表園地,以利觀摩學習。 原則班級環<...
負責任的環行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藉著公民參與而解決問題的行為統稱之。依照Hines於1985年所建構的「海尼斯環行為模式」,負責任的環行為來自三個層次:(1)期望層次:包括態度、控制觀及個人責任感;(2)行動技能層次:包括行動策略的知識、問題認知;(3)行動意圖層次。
資訊環類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資訊環類型目錄1 定義2 環的複雜性3 環的穩定性4 關鍵字5 參考書目 定義資訊觀點的形成,主要有某些類型,這些類型基本上是以許多相似的層面、概念或複雜、穩定與不穩定的連續體為基礎。我們就把這些概念依造不同連續體加以分類:從簡單到複雜的環,從穩定到不穩定的環
聯合國人類環會議宣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又稱斯德哥爾摩人類環宣言。此宣言是1972年6月16日在斯德哥爾摩召開的聯合國人類環會議之成果,包括與會各國及國際組織間之7點共識及26點原則,以引導世界各國人民保護及改善人類環,七點共識為:(1)科技發展提昇了人類改變及利用環的能力,不論天然或人為環都是人類尋求福祉時所必須的,也是基本人權的一部份。(2)保護和改善人類環攸關世界各國人民福祉,是各國人民迫切期盼的,也是各國政府的責任。(3)妥善利用環可提高各國人民之生活品質,若使用不當則可能帶給人類及人類環無法估算的損害。(4)開發中國家的環問題多因開發程度不夠而造成,已開發國家之環問題多與工業化及技術發展有關。(5)...
監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瞭解環品質如空氣、水及噪音等之變化,所進行之採樣分析工作。
  環監測之主要目的如下:
1.建立環品質之基線資料並瞭解短、中、長期環品質之變化趨勢。2.評估環品質現況是否符合各級環品質標準。3.以所獲取之環品質資料,輸入環品質預測模式,就模式之預測結果,採取適當之管理措施。例如限制污染物排放量、緊急應變措施等。環監測方式可以人工採樣分析或儀器自動監測等兩種方式進行。監測範圍可包括水、空氣、噪音及土壤等。
  環監測係泛指藉各種方法測量環品質以供某些目的之需要而從事的活動,其測量方法可分為自動與手動。隨著環保護的需求日增,監測活動範圍日益擴大,只要是與環有關的定量描述工作,皆屬於環監測範圍,因此,空氣、水質、噪音,以及工廠汙染源的量測工作皆是。環監測之目的在於滿足環品質要求,提供具體可靠的管理決策依據,推動環保法令的實施與更新,並協助政府與民間所進行的相關研究與發展。
  環監測的施行原則有以下幾點:(1)測站位置與密度的決定因素:如汙染源種類、位置、人口分布、氣象特徵、地型與土地利用情形等;(2)測站內外的環要求:如良好的操作環、安全考慮;(3)儀器設置的考慮因素...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