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0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83.443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觀看界的事物。如:「一國領袖須隨時內審國情,觀國際情勢。」《晉書.卷七五.列傳.范汪》:「凡此諸賢,並有目疾,得此方云:用損讀書一,減思慮二,專內視三,簡觀四,旦晚起五,夜早眠六。」
2.表的形態。如:「觀不佳」。元.鄭廷玉《後庭花》第二折:「你的渾家教來拜我。觀不雅,休教來罷。」《兒女英雄傳》第二八回:「待要私下走過去聽聽,又恐這班僕婦丫鬟不知其中的底裡深情,轉覺觀不雅。」
之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僧道等出家人。《鏡花緣》第五六回:「姪女出家多年,乃方之人,豈可擅離此菴,尚求伯母原諒。」也作「方之士」、「方人」。
吃裡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靠自己人生活,卻暗把財物送給他人。比喻將己方的內情,暗中告訴別人或敵人。如:「沒有胳臂往彎的道理,你不要吃裡爬。」也作「吃裡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來自國的禍害。如:「患頻仍」、「內憂患」。孟子.告子下:「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患者,國恆亡。」《新唐書.卷一○.昭宗本紀》贊曰:「昭宗為人明雋,初亦有志於興復,而患已成,內無賢佐,頗亦慨然思得非常之材,而用匪其人,徒以益亂。」也作「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頭的人,不相干的人。如:「你就照著會議決議事項去進行,不用管人的意見。」《孟子.滕文公下》:「人皆稱夫子好辯,敢問何也?」
2.國人。《管子》卷九:「人來游在大夫之家者幾何人?」如:「這個國家經濟蕭條,社會動盪,其治國壓力之大,恐怕不是人所能理解的。」
3.交誼疏遠的人。《儒林史》第二五回:「長兄,你不是人,料想也不笑我。」《紅樓夢》第六五回:「咱們是姊妹,又不是人,只管上來。」
4.地人。晉.陶淵明〈桃花源記〉:「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在平常服裝面所加的禦寒衣,稱為「套」。《儒林史》第一四回:「一個脫去元色套,換了一件水田披風。」
2.清代官吏大禮服的上衣。也稱為「褂」。
3.包裝器物的層封套。
仇人相見,分眼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敵對雙方見面時,仇視、憤怒的情緒格高漲。《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第四八回:「自古道:『恩人相見,分眼清,仇人相見,分眼紅。』」
道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於比較封閉或獨立地區的對道路。如:「這條路是本地唯一的連道路,本地與界的交通全靠它來連繫。」
概莫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概不能除。如:「法律之前人人平等,概莫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頭、部。《紅樓夢》第五七回:「既如此,請到面坐,開方子。」《文明小史》第一五回:「豈知面北風甚大,冷不可言,依舊縮了進來。」也作「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