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39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戶調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掌權後,又將戶籍分為民戶和兵戶。兵戶世世代代都負有兵役義務,直到南朝時還存在。司馬炎頒布的「戶調式」大抵是將上述的屯田與軍縣民田制度化。其要點為(1)以丁男維護主之家每年須於田租之外那絹三匹、綿三斤為「調」;(2)男子可占田七十畝,女子可占田三十畝。所謂占田是指向政府申報的田地,議及夫婦合起來可擁有一百畝田地,這是屬於郡縣民耕種面積的基準;(3)丁男課田五十畝,丁女課田二十畝,次丁男為其半。所謂課田係與占田相對稱之噢,指屯田兵和屯田民而言。(4)依官品以定占田、衣食客(僕人)、佃客(佃農)的數目。一品官可占田五十頃,而後...
各自為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各自為政」。見「各自為政」條。01.宋.李覯〈寄上孫安撫書〉:「大抵東南土田美好,雖其飢饉之歲,亦有豐熟之地。比來諸郡,各自為謀,縱有餘糧,不令出境。」
瑰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珍奇。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雜文》:「觀其大抵所歸,莫不高談宮館,壯語畋獵,窮瑰奇之服饌,極蠱媚之聲色。」宋.王洋〈又謝丁執中寄黃龍菜〉詩:「金瓶玉箸固華麗,雕章繢句真瑰奇。」
失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體詩之平仄律,二句與三句、四句與五句、六句與七句大抵相同,稱為「黏」。不遵守這種格律者,稱為「失黏」。
衣冠濟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衣冠楚楚」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衣冠楚楚」原作「衣裳楚楚」。《詩經》是現存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大抵收錄周初至春秋中葉的作品,反映出當時的社會生活、人民思想和情感。〈蜉蝣〉一詩以有人以為是沒落士大夫的哀嘆,或嘆息人生短促的詩。詩中說到蜉蝣的翅膀薄又亮,真像鮮明的衣裳。可是生命朝生暮死,令我心很是傷悲,蜉蝣如此,我也是如此!我的人生歸處在何方啊!詩中以「衣裳楚楚」形容服裝整齊亮麗。後來「衣冠楚楚」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男子服裝整齊出眾。因古代男子盛裝,必須戴冠的緣故。
無計奈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悟也。■《史記.卷一二二.酷吏列傳.溫舒》自溫舒等以惡為治,而郡守、都尉、諸侯二千石欲為治者,其治大抵盡放溫舒,而吏民益輕犯法,盜賊滋起。……乃使光祿大夫范昆、諸輔都尉及故九卿張德等衣繡衣,持節,虎符發兵以興擊,斬首大部或至萬餘級,及以法誅通飲食,坐連諸郡,甚者數千人。數歲,乃頗得其渠率。散卒失亡,復聚黨阻山川者,往往而群居,無可奈何。於是作「沈命法」,曰群盜起不發覺,發覺而捕弗滿品者,二千石以下至小吏主者皆死。
九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七竅及排尿口、肛門的合稱。《史記.卷一○五.扁鵲倉公傳》:「五藏不和,則九竅不通。」《西遊記》第一七回:「大抵世間之物,凡有九竅者,皆可以修行成仙。」
大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概、大抵。《史記.卷一二五.佞幸列傳.李延年》:「自是以後,內寵嬖臣大底外戚之家,然不足數也。」《喻世明言.卷三.新橋市韓五賣春情》:「大底是本身元氣微薄,況又色欲過度。」
如臨淵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行事十分小心謹慎。宋.朱熹〈答吳尉〉:「大抵守官只要律己公廉,執事勤慎,晝夜孜孜,如臨淵谷,便自無他患害。」也作「如臨深谷」、「如臨深淵」。
安分潔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安分守己」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袁文《瓮牖閑評.卷八》真宗欲幸孔子廟,謂于前一日先往廟中省視饌具,因詢其事務,以備明日顧問,其用意政相類也。大抵姦人作事皆然,自以為一己之能,萬一人主見喜,則超躐奮迅,何事不可為?彼安分守己、恬1>于進取者,方且以道義自居,其肯如此僥倖2>乎? 〔注解〕 (1) 恬:淡漠。 (2) 僥倖:意外成功或免於不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