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9.419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尾大不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咎歟?」 02.宋.蘇洵〈兵制〉:「周與漢唐,邦鎮之兵強;秦,郡縣之兵弱。兵強故末大不掉,兵弱故天子孤睽。」
玉石俱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士們。文中提到:「今天我將要率領你們這些勇猛的將士,前往討伐失職的羲氏與和氏。你們應該輔助我,一同為天子效力。崑崙山上如果發生大火,美玉和石頭都將一同焚毀;天子的官吏若是失職,對天下百姓所造成的傷害比烈火還要可怕啊!」後來「玉石俱焚」被用來比喻不論賢愚、善惡、好壞同時受害,盡皆毀滅。
不共戴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朱子語類.卷一三三.本朝七.夷狄》:「則襄公殺其父之時,莊公當以不共戴天之故,告之天子、方伯、連率,必以復讎為事,殺得襄公而後已,如此方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狩獵。通「畋」、「田」。《周禮.春官.小宗伯》:「若大甸,則帥有司而饁獸于郊,遂頒禽。」唐.賈公彥.疏:「大甸者,天子四時田獵也。」
養尊處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養尊處優」這個成語的意思是自處尊貴,生活優裕。蘇洵〈上韓樞密書〉寫道:「天子者,養尊而處優,樹恩而收名,與天下為喜樂者也,故其道不可以御兵。」意思是說天子的地位非常尊貴,生活在優裕的環境中,給天下臣民的印象是喜樂的。所以天子不適合直接帶兵,只要統領好將領,將帶兵的事交給將領即可。這個成語,本指天子的生活,後人多轉而用於平常百姓,凡生活在尊貴優裕中的,都可拿它來形容。
仁至義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禮記.郊特牲》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為蜡。蜡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蜡之祭也,主先嗇而祭司嗇也,祭百種以報嗇也。饗1>農2>及郵表畷3>、禽獸,仁之至,義之盡也。古之君子,使之必報之。迎貓,為其食田鼠也;迎虎,為其食田豕也,迎而祭之也。祭坊與水庸,事也。 〔注解〕 (1) 饗:音ㄒ|ㄤˇ,祭祀。通「享」。 (2) 農:指農官田畯。 (3) 郵表畷:指農官在田間監督農民耕作之處所。畷,音ㄓㄨㄛˊ,田間的小路。
一意孤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記.卷一二二.酷吏列傳.張湯》武安侯為丞相,徵湯為史,時薦言之天子,補御史,使案事。……與趙禹共定諸律令,務在深文,拘守職之吏。已而趙禹遷為中尉,徙為少府,而張湯為廷尉,兩人交驩,而兄事禹。禹1>為人廉倨2>。為吏以來,舍毋3>食客4>。公卿相造請5>禹,禹終不報謝,務在絕知友賓客之請6>,孤立行一意7>而已。 〔注解〕 (1) 禹:趙禹,生卒年不詳,漢扶風斄人。為人廉倨,絕知友賓客之請。歷任御史、廷尉,與張湯共定諸律令。 (2) 廉倨:廉潔孤傲。 (3) 毋:音ㄨˊ,通「無」,沒有。 (4) 食客:古代寄食於官宦顯貴家中,為主人策劃計謀、奔走效力的人。 (5) 造請:登門拜訪。...
出其不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擊其不意」猶「出其不意」。見「出其不意」條。 01.《新五代史.卷七○.十國世家.東漢世家》:「而天子新立,必不能出兵,宜自將以擊其不意。」
小心翼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經》是現存最早的詩歌總集,非一時一地一人之作,主要是採集從周初至春秋中葉的歌謠作品和宗廟樂章而成,共三百零五篇,分為風、雅、頌三大類,為文學詩歌總集之祖。〈大雅.大明〉篇是在歌頌周文王,他非常的恭敬謹慎,以虔敬的心和美好的德行來事奉上帝,因此得到了許多的福祿。行動舉止中,不違背應有的德行,他的美德因此彰顯,四方的諸侯國都來歸附。典源又見《詩經.大雅.烝民》。內容則是表述仲山甫的德行,小心恭謹,效法古訓,具有良好的儀容風度。因此天子賦予他重責大任,頒布命令於四方。後來詩中的「小心翼翼」演變為成語,用來形容舉止十分謹慎,不敢懈怠疏忽。
瞭若指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瞭如指掌」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魯國是周朝大功臣周公旦的封邑。周公曾輔佐武王討伐商紂,又協助成王東征平定三叔之亂,滅五十國,奠定東南,使天下大治。後來周天子為感念周公的功勞,於是特准魯國於周公之廟舉行原只有帝王才可主持的禘(ㄉㄧˋ)祭。但是,因為一般人都不曾見過這樣的重大祭典,所以完全不了解禘祭的進行方式,於是向孔子請教,但孔子不願回答,便說:「不知也。」這是因為當時魯國宗廟靈位配祀等名分顛倒,不合周禮,違逆了孔子對禮教的堅持,所以孔子故意避而不談這方面的問題。然後他又指著自己的手掌說:「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這句話則是說:若真有人能說出禘禮的確實情況,那他就是個知禮...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