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任勞任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播種與收穀。為農事的總稱。 2、「任怨」:《漢書.卷九三.佞幸傳.石顯》顯內自知擅權事柄在掌握,恐天子一旦納用左右耳目,有以間己,乃時歸誠,取一信以為驗。顯嘗使至諸官有所徵發,顯先自白,恐後漏盡宮門閉,請使詔吏開門。上許之。顯故投夜還,稱詔開門入。後果有上書告顯顓命矯詔開宮門,天子聞之,笑以其書示顯。顯1>因泣曰:「陛下過私小臣,屬任以事,群下無不嫉妒欲陷害臣者,事類如此非一,唯獨明主知之。愚臣微賤,誠不能以一軀稱快萬眾,任天下之怨,臣願歸樞機職,受後宮2>掃除之役,死無所恨,唯陛下哀憐財3>幸,以此全活小臣。」天子以為然而憐之,數勞勉顯,加厚賞賜,賞賜及賂遺訾一萬萬。 〔注解〕 (1) ...
力不從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域傳》二十一年冬,車師前王、鄯善、焉耆等十八國俱遣子入侍,獻其珍寶。及得見,皆流涕稽首,願得都護。天子以中國初定,北邊未服,皆還其侍子,厚賞賜之。是時賢自負兵強,欲并兼西域,攻擊益甚。諸國聞都護不出,而侍子皆還,大憂恐,乃與敦煌太守檄,願留侍子以示莎車,言侍子見留,都護尋出,冀且息其兵。裴遵以狀聞,天子許之。二十二年,賢知都護不至,遂遺鄯善王安書,令絕通漢道。安不納而殺其使。賢大怒,發兵攻鄯善。安迎戰,兵敗,亡入山中。賢殺略千餘人而去。其冬,賢復攻殺龜茲王,遂兼其國。鄯善、焉耆諸國侍子久留敦煌,愁思,皆亡歸。鄯善王上書,願復遣子入侍,更請都護。都護不出,誠迫於匈奴。天子報曰:「今使者大兵未能...
芒刺在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書.卷六八.霍光金日磾傳.霍光》宣帝1>始立,謁見2>高廟,大將軍光3>從驂乘4>,上內嚴憚5>之,若有芒刺6>在背。後車騎將軍張安世代光驂乘,天子從容肆體,甚安近焉。及光身死而宗族竟誅,故俗傳之曰:「威震主者不畜,霍氏之禍萌於驂乘。」 〔注解〕 (1) 宣帝:劉詢(西元前91∼前49),漢武帝的曾孫,繼漢昭帝後即位。因幼年流落民間,深知民間疾苦和吏治得失,故親政後,勵精圖治,任用賢能,邢鼘匈奴臣服,威震西域。 (2) 謁見:通名刺進見。後泛指進見尊長或參拜宗廟。謁,音|ㄝˋ。 (3) 光:霍光(?∼西元前68),字子孟,西漢平陽(今山西臨汾縣南)人。武帝時,為奉常都尉,甚見親信。昭...
兩袖清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方特產本是供人民享用,只因官員強行搜括反使人們遭殃。回京時,我是什麼也沒帶,只有『清風兩袖』去朝見天子,免得老百姓來道短說長。」後來「兩袖清風」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作官廉潔,毫無貪贓枉法之事。
期期艾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期期艾艾」係由「期期」及「艾艾」二語組合而成。 「期期」是出自《史記.卷九六.張丞相列傳》。周昌和漢高祖劉邦為同鄉,一起在沛縣起兵,入關中,降秦王子嬰,後又擊敗項羽,劉邦因此建立漢朝成為天子,周昌則被封為汾陰侯。周昌的性情急燥耿直,對任何事都直言不諱,劉邦很敬畏他。劉邦打算廢太子,改立趙王如意為太子,大臣都認為不妥,因為太子是皇后呂氏所生,而趙王則是戚夫人所生,按照常規應由皇后的兒子為繼承人。劉邦問周昌的意見,周昌也非常不贊同地說:「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雖欲廢太子,臣期期不奉詔。」周昌因為有口吃,加上又急又怒,原來想說「臣期(極)知其不可」、「臣期(極)不奉詔」,卻說成「期期」...
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轎子。如:「肩輿」、「彩輿」。《遼史.卷五五.儀衛志一》:「輿:以人肩之,天子用韝絡臂綰。」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八下.滇遊日記九》:「油碧輿五六肩,乃婦人之遊於林間者,不能近辨其為何樹也。」
物極必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子》一書作者文子,據傳為春秋時晉國人,大約和孔子同一時代,為老子弟子。《文子.九守》中講述:天地運行的自然法則發展到極限,就會朝相反的另一方轉化,過於自滿則會招致損害,像日月盈虧一樣,是不變的道理。古代聖明的天子待人謙沖和善不敢自滿,像容納百川匯注的谿谷,接受來自各方的批評及建言,功業和德行才能不衰退,這就是天道。另外在《文子.上禮》亦有相同的說法:天地萬物循環的道理發展到了極限,就會朝相反的方向轉化,過分盈滿就會有所損害。後來「物極必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事物發展到極點,必然會轉向發展。
夜以繼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禹:夏代開國君主。顓頊之孫,鯀之子,姓姒,號禹,生卒年不詳。虞舜時因用疏導法治平洪水有功,受舜禪讓為天子,世稱「大禹」。在位八年而卒,人民奉他的兒子啟為君,開君主世襲之制。 (3) 惡旨酒:厭惡美酒。惡,音ㄨˋ。 (4) 湯:成湯,商的開國君主,生卒年不詳。契之後,名履。初居亳,為夏方伯,專主征伐;夏桀無道,湯興兵討伐,放桀於南巢,遂有天下,國號商,在位三十年崩。 (5) 執中:持守中正之道。 (6) 立賢無方:任用賢才沒有固定的常法。方,常也。 (7) 文王:即周文王。姓姬名昌,生卒年不詳。商紂時為西伯,建國於歧山之下,積善行仁,政化大行,因崇侯虎向紂王進讒言,而被囚於羑里,後得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尊嚴。如:「威儀」、「威信」、「威嚴」。《左傳.僖公九年》:「天威不違顏咫尺,小白余敢貪天子之命,無下拜。」《遼史.卷七四.韓知古傳》:「捐棄旗鼓,損威辱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諸侯或大官死亡。《禮記.曲禮下》:「天子死曰崩,諸侯曰薨。」《漢書.卷八一.匡張孔馬傳.孔光》:「及霸薨,上素服臨弔者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