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09.3749 ms
共 5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必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定、必定。三國魏.嵇康〈養生論〉:「若夫立德,必須貴乎?則幽厲之為天子,不如仲尼之為陪臣也。」《三國演義》第五四回:「他若不還時,必須連累足下。倘主公見罪,奈何?」
|
水洩不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水泄不通」之典源,提供參考。 ※《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五.伍子胥變文》楚王使獄中喚出仵(伍)奢、子尚,處法徒刑。子尚臨死之前,仰面向天嘆而言曰:「吾當不用弟語,遠來就父同誅,奈何!奈何!更知何道?吾死之後,願弟得存。忽爾天道開通,為父仇冤殺楚。」遺語已訖,便即殺之。父子二人,同時誅戮。楚王出敕,遂捉子胥處,若為?敕曰:「梁國之臣,逆賊子胥,父事於君,不能忠謹,徒(圖)謀社稷,暴虎貪殘。子尚鄭國之臣,并父同時殺訖。唯有子胥逃逝,目下未獲。如能捉獲送身,賞金千斤,封邑萬戶。隱藏之者,法有常刑。先斬一身,然誅九族。所由寬縱,解任科徵,盡日奏聞。固(錮)身送上。」敕1>既行下,水楔2>(泄)...
|
改弦更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董仲舒論到秦末乃至漢初的天下局勢,就像腐朽的木頭,又像糞土所做的牆,雖然君王想要發奮圖強,卻無可奈何,追究其原因,便是國家的制度沒有改變。他又舉更換樂器的弦為例,說明如果應該更換弦而不更換,就算是最好的樂工也無法彈奏,強調如果制度沒有更改,就算有賢人治國,也無法將國家治理得很好。後來「改弦更張」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改革變更,重新做起。
|
囊空如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口袋裡空空的,像洗過一樣。比喻沒有錢。《警世通言.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但教坊落籍,其費甚多,非千金不可。我囊空如洗,如之奈何!」《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四回:「講到錢呢,還是囊空如洗。」
|
擅離職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作主張離開職位。《三國演義》第四○回:「公子奉父命鎮守江夏,其任至重;今擅離職守,倘東吳兵至,如之奈何?」
|
黨同伐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明史.卷二四三.列傳.鄒元標》:「臣嘗語朝士曰:『方今上在沖歲,敵在門庭,只有同心共濟。倘復黨同伐異,在國則不忠,在家則不孝。世自有無偏無黨之路,奈何從室內起戈矛耶?』」
|
同心協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團結一致,共同努力。《梁書.卷四五.王僧辯傳》:「討逆賊於咸陽,誅叛子於雲夢,同心協力,克定邦家。」《三國演義》第八一回:「今汝二人亦是昆仲之分,正當同心協力,共報父讎,奈何自相爭競,失其大義。」也作「同心并力」、「同心合力」、「協力同心」。
|
喪心病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喪失人性,舉止荒謬、反常。形容人殘忍可惡到了極點。《宋史.卷三八一.范如圭傳》:「公不喪心病狂,奈何為此?必遺臭萬世矣。」《隋唐演義》第七一回:「不意邪痴之念一舉,那點奸淫,如醉如痴,專在五倫中喪心病狂做將出來。」也作「病狂喪心」。
|
情投意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情投意合」。見「情投意合」條。
01.宋.道潛〈寄伯言明發〉詩:「情親意合方傾倒,雲散風流欲奈何!」 參考詞語︰情孚意合注音︰ㄑ|ㄥˊ ㄈㄨˊ |ˋ ㄏㄜˊ漢語拼音︰qíng fú yì hé釋義︰猶「情投意合」。見「情投意合」條。
01.《水滸傳.第二五回》:「我如今卻和你眷戀日久,情孚意合,卻不恁地理會。」
02.《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九》:「小生與羅氏女同年月日所生,自幼羅家即送在家下讀書,又係同窗,情孚意合,私立盟書,誓同偕老。」 參考詞語︰情投氣合注音︰ㄑ|ㄥˊ ㄊㄡˊ ㄑ|ˋ ㄏㄜˊ漢語拼音︰qíng tóu qì hé釋義︰猶「情投意合」。見「情投意合」條。
01.明...
|
折衝尊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晏子春秋.內篇.雜上》1>晉平公欲伐齊,使范昭往觀焉。……景公謂晏子曰:「晉,大國也。使人來將觀吾政,今子怒大國之使者,將奈何?」晏子曰:「夫范昭之為人也,非陋而不知禮也,且欲試吾君臣,故絕之也。」景公謂太師曰:「子何以不為客調成周之樂乎?」太師對曰:「夫成周之樂,天子之樂也。調之,必人主舞之。今范昭人臣,欲舞天子之樂,臣故不為也。」范昭歸,以報平公曰:「齊未可伐也。臣欲試其君,而晏子識之;臣欲犯其樂,而太師知之。」于是輟伐齊謀。仲尼2>聞之,曰:「善哉!不出尊俎3>之間,而折衝4>于千里之外,晏子5>之謂也,而太師其與6>焉。」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戰國策.齊策五》。
(2...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