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7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埋天怨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不如意而抱怨天地。元.鄭廷玉《看錢奴》第一折:「兀那賈仁!你為何在吾神廟中埋天怨地,怪恨神靈?」《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五:「一日禱告畢,睡倒在廊簷下,一靈兒被殿前靈派侯攝去,問他終日埋天怨地的緣故。」
糟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煩心、事情不如意。《兒女英雄傳》第四○回:「不但你們倆得跟著糟心,連玉格可也就受了大累了,那可斷乎使不得。」也作「遭心」。
欲逸惡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危險;想要榮華而憎惡恥辱;貪圖安逸而憎惡勞動。如果能讓四種欲望實現,四種厭惡消失,那麼生活必然能稱心如意,也就能長壽了。後來「好逸惡勞」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貪圖安逸而不願勞動。出現「好逸惡勞」的書證如《後漢書.卷八二.方術列傳下.郭玉》:「其為療也,有四難焉: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難也;將身不謹,二難也;骨節不彊,不能使藥,三難也;好逸惡勞,四難也。」
走馬觀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處借指中第前的鬱結氣悶。 (2) 放蕩: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3) 春風得意:指登進士第後稱心如意的感受。見「春風得意」。 (4) 長安:唐代首都。地約在今陝西省西安市南部,南依秦嶺終南山,北連渭河平原。(二) ※清.吳喬《圍爐詩話.卷三》(據《清詩話續編》引)唐詩情深詞婉1>,故有久久吟思2>莫知其意者。若如走馬看花,同于不讀。 〔注解〕 (1) 情深詞婉:情意深厚,詞語委婉。 (2) 吟思:吟誦思索。
諸凡順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萬事如意
揚州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曾有客各言其志,一人想作揚州刺史,一人想增多財富,一人則想騎鶴上天。另一人說他要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想兼三人所欲。典出《殷芸小說.卷六.吳蜀人》。後比喻欲望很多的人或如意順心的事。宋.蘇軾〈於潛僧綠筠軒〉詩:「若對此君仍大嚼,世間那有揚州鶴?」宋.辛棄疾〈滿江紅.天上飛瓊〉詞:「待羔兒、酒罷又烹茶,揚州鶴。」
跳加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統戲劇開場或喜慶節日宴會時,必先有一人戴喜神或財神面具,穿紅袍皂靴,高視闊步,循臺三圈,討個吉祥,以示祝福。若有權重位高,體面人物光臨,亦須跳加官。手裡並拿著「天官賜福」、「指日高升」等字幅,表示慶賀,並預祝宦途如意。也稱為「打加官」。
大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擔負國家重任的官吏。《禮記.中庸》:「親親則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則不眩。」《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如意立為趙王後,幾代太子者數矣,賴大臣爭之,及留侯策,太子得毋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俗稱金銀鑄成的小錠為「錁」,狀如小饅頭,重量由一、二兩至三、五兩不等。《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紫金筆錠如意錁十錠,吉慶有魚銀錁十錠。」
李時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過在父命難違的情形下,李時珍開始一次又一次參加科舉考試,十四歲那年考取了秀才,但是之後的鄉試一直不如意。明朝嘉靖十九年,西元一五四○年,李時珍二十二歲,第三次來到武昌參加鄉試,這次比前兩次更糟,不久前他才剛得過「骨蒸」病,這種病是因為受了風寒,長期咳嗽造成,皮膚會發熱、而且多痰、全身無力,類似肺炎的病症。大病初癒的李時珍不僅難以通過鄉試,甚至幾乎再度病倒。這樣的經驗,對李時珍而言是痛苦的。回鄉後,他作了人生第一個重大的決定,放棄科舉考試求取功名的途徑,走自己的道路。這個轉變,使得《本草綱目》這本鉅著得以誕生,進而改變了...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