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大臣     
瀏覽人次:1040 收藏人次:1824082
1.擔負國家重任的官吏。《禮記.中庸》:「親親則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則不眩。」《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如意立為趙王後,幾代太子者數矣,賴大臣爭之,及留侯策,太子得毋廢。」
2.職官名。清代高級官員的官號。如:「總管大臣」、「掌衛大臣」。
欽差大臣     
瀏覽人次:914 收藏人次:0
明、清時代由皇帝特命出外辦理重大事務的大臣。《清史稿.卷三六七.那彥成傳》:「回疆四城既復,命為欽差大臣,往治善後事。」《官場現形記》第五六回:「這位欽差大臣,姓溫名國因,是由京官翰林放出來的。」
公卿大臣     
瀏覽人次:331 收藏人次:0
居高位的官員。《文選.班固.兩都賦序》:「而公卿大臣,御史大夫倪寬、太常孔藏、太中大夫董仲舒、宗正劉德、太子太傅蕭望之等。」
文部大臣(日本)     
瀏覽人次:213 收藏人次:0
  日本文部大臣為文部省的首長,相當於我國的教育部長。文部大臣為具有內閣閣員身分的國務大臣,由總理大臣(首相)直接任免,不須經國會的同意。文部大臣通常為國會議員之一,但有時亦有由非國會議員出任。
  依〔國家行政組織法〕之規定,文部大臣的主要職權如下:
1.綜理文部省所掌事務,任免所屬職員並統督其服務。2.就文部省行政事務,認為有必要制定、修改或廢止法律與政令時,得向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提出,並請求召開內閣會議。3.就教育行政事務,為執行法律和政令或法律和政令之特別委辦事項,得要求文部省制定和公布省令。4.就文部省所掌事務有公布之必要時,得頒發告示。5.就文部省所掌事務,根...
教育科學大臣(英國)     
瀏覽人次:203 收藏人次:0
  英國教育科學大臣係教育科學部的首長職稱,亦譯為教育科學部長,「大臣」二字是相對於國王而言者,亦即是國王的大臣
  教育科學大臣綜理部務,並監督指揮成員執行法定職責,以促進英格蘭及威爾斯教育之發展。大臣由首相提請國王任命,通常係自國會平民院多數黨的重要議員中選任。選任時多注重其政治背景及經驗,少重視其教育行政上的專業能力,俾使其在國會得以推動其教育政策。
  教育科學大臣除主持全國教育行政外,尚兼管國家的民用科學。一九九二年四月教育科學部改組成教育部(Department for Education)及科學技術署(Off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
北洋大臣     
瀏覽人次:192 收藏人次:0
北洋通商大臣的簡稱。設於清同治九年,掌管直隸(河北)、山東、奉天(遼寧)三省的洋務、海防及關政事務,由直隸總督兼任。
學務大臣     
瀏覽人次:172 收藏人次:0
  光緒二十九年(1903)十一月,張之洞等鑒於當時遞減科舉以廣學校共識漸成,且自強要圖,首在學務;惟振興學務,整頓各省大小學堂,應有專員,而京師大學堂亦宜另有專司,如此方各能專心致志,認真整飭,而成效可期,故奏請特設「總理學務大臣」,統轄全國學務,京師大學堂另設總監督,專司大學堂事務,仍受總理學務大臣節制。清廷准其請,同月即詔令大學士孫家鼐為學務大臣,並頒布張之洞、張百熙、榮慶會奏重定之學堂章程,即〔奏定學堂章程〕,其中〔學務綱要〕一冊於學務大臣、組織及屬員資格等均有詳密規定。
  依據〔學務綱要〕之規定,有關學務大臣權責有三大特色:
  1. 學務大臣以下,分設六處辦事...
南洋大臣     
瀏覽人次:147 收藏人次:0
職官名。為南洋通商大臣的簡稱。清咸豐十年設置,由兩江總督兼任,職掌江蘇省以南沿海各省及長江沿岸一帶的洋務、海防及關政。
管學大臣     
瀏覽人次:112 收藏人次:0
  清廷中央官制職司教育者向為禮部儀制司,然同治元年(1862)後,京師同文館等各種新式學堂紛紛開辦,卻分由各衙門主管,無一定體制。光緒二十四年(1898)管學大臣之設置,可視為新教育行政制度之嚆矢。是年,清德宗銳意變法自強,推動新政,在教育方面首即開辦京師大學堂。同年五月,章程草案奏准,依法設管學大臣一員總攬事務,以大學士、尚書侍郎兼署,是為清季管學大臣之首設。五月十五日,上諭命協辦大學士孫家鼐管理大學堂事務,負責籌辦有關事宜,並兼轄各省學堂。但此時制度概屬草創,一切學務行政均因陋就簡。
  光緒二十六年,直隸義和團事件引發八國聯軍攻占北京,京城內外殘燬不堪,大學堂亦受波及。清廷痛...
    
瀏覽人次:21148 收藏人次:13320412
與「小」相對。如:「大樹」、「大河」、「眼睛大」、「力氣大」、「雷聲大,雨點小。」
最年長、排行第一。如:「大伯」、「大姨」、「大哥」、「大姊」。
重要的、偉大的。如:「大志向」、「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
表示尊敬之意。如:「久仰大名」、「拜讀大作」。
指時間上更前或更後,有強調的意味。如:「大前天」、「大後天」。
表示程度之深。如:「大紅大紫」、「大吃一驚」、「大快人心」、「天色大亮」、「大失所望」、「大逆不道」。
差不多。如:「大約」、「大略」、「大概」、「大體而言」。
大夫:醫生。如:「住院大夫」、「主治大夫」。
大王:A>古代對君王或諸侯的尊稱。B>俗稱盜匪的首領。如:「山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