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強弩之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史記.卷一○八.韓長孺列傳》載:在中國漢代,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時時侵擾邊境,一直是朝廷最為擔憂的強大外患。西漢武帝時,匈奴派人到漢朝來議和,朝中大臣王恢因為曾多次在邊境為官,深知匈奴的反覆無常,所以反對議和,主張用兵。而當時朝中另一大臣韓安國卻贊成議和,他認為漢朝軍隊若要討伐匈奴,必須長途跋涉,一旦經過長距離的遠征,無論是多麼威武勇猛的軍隊,必定已是人困馬乏。就像是從強弩射出的箭,一旦到射程盡頭就毫無力道,連極為細薄的絹絲都無法穿透;也像是強勁的風勢到結尾時,連一根羽毛都無法吹動。若以如此軍力去對抗以逸待勞的匈奴,沒有任何勝算。朝中其他大臣聽了韓安國的一番論述,都紛紛附和,於是漢武帝便與匈...
雞鳴狗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史記.卷七五.孟嘗君列傳》載,孟嘗君是戰國時代齊國的貴族,被齊湣王任命為相國,在當時很有聲望。因他禮賢下士,為時人所稱道,因此天下的術士、文人紛紛前來投靠,據說門下食客達三千人之多。有一次孟嘗君出使秦國,秦昭王久聞孟嘗君的名聲,想要拜他為秦國宰相。大臣們紛紛反對,認為孟嘗君是齊國的貴族,如果做了秦國的宰相,一定會為了齊國的利益而犧牲秦國,到時秦國就岌岌可危了。秦昭王聽從大臣們的意見,便打消了拜孟嘗君為相的念頭,又害怕他回齊國後會報復秦國,於是把他囚禁起來,準備殺掉他。孟嘗君見自己性命危在旦夕,十分著急,就派人去見秦昭王的寵妃,希望她能在秦昭王面前代為求情。那位妃子答應了,但要孟嘗君送她一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脫漏。《韓非子.有度》:「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宋.趙汝鐩〈翁媼歎〉:「愁死未死此何時,縣道賦不遺毫釐。」
悲天憫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德宗時,有個叫陽城的人擔任諫議大夫,主司規諫天子的職務。他學問很好,飽讀詩書,卻不常發言。當時與他同朝為官的韓愈看不過去,認為以他的學識,應該多給予皇帝意見,作好諫官的職務。於是寫了〈爭臣論〉這篇文章,譏諷陽城沒有盡到職責。陽城當時看了並不以為意,但後來大臣裴延齡誣陷忠良,陸贄等人遭到罷黜。陽城便上疏指責裴延齡,論述他的罪狀,替陸贄等人申訴,並極力阻止德宗任命裴延齡為相。由此看來,韓愈的這篇文章應當發揮了功效。〈爭臣論〉整篇文章採設問法,假設有人問關於陽城的問題,韓愈再一一解答,表述自己對陽城的看法。陽城和一般官員不同,他高中進士後,反而隱居在中條山,不出來作官。很多人仰慕他的學問與情操,前...
愛莫能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愛莫能助」原作「愛莫助之」。春秋時,周宣王是個知人善任的君王,使得原本衰落的周室得以中興。而仲山甫就是一位賢德有能的大臣,受到宣王的重用,〈詩經〉裡有一篇題為〈烝民〉的詩,就是一位叫尹吉甫的大臣,贊頌仲山甫的賢能。詩裡說他有良好的品德,堅強的意志,日夜不停地工作,全心全意輔佐君王,做好每一件事。有句話說:「德行輕如毛,但很少人能舉得起來。」左思右想,天底下也只有仲山甫一人可以辦得到,別人無法幫助他。後來「愛莫能助」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表示內心雖然同情,想要幫助卻無能為力。
流連忘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流連忘反注音︰ㄌ|ㄡˊ ㄌ|ㄢˊ ㄨㄤˋ ㄈㄢˇ漢語拼音︰liú lián wàng fǎn釋義︰即「流連忘返」。見「流連忘返」條。 01.宋.呂公〈進十事.無逸〉:「蓋人君初務縱逸,小人必怨而大臣必諫,至于淫刑亂罰以杜言者之口,然後流連忘反,不聞其過,而終至于滅亡,故曰:『無逸之書後王之元龜也。』」
竭澤而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呂氏春秋.孝行覽.義賞》載,春秋時,晉國將要和楚國開戰。晉文公非常憂心,問大臣咎犯說:「敵軍人數比我們多,要如何應戰呢?」咎犯回答:「我聽說禮不厭繁,兵不厭詐,要打贏這場戰爭,仍然得靠詐術。」文公將咎犯的建議告訴雍季,雍季說:「把澤水排光來捕魚,一定捕得到,但明年就沒有魚可捕了;把草木燒光來打獵,一定可以捉到獵物,但明年就沒有獸可以獵了。雖然這次用詐術應戰,取巧可行,但下次就沒效了,並不是長久之計。」最後,文公還是用咎犯的建議,打敗了楚國。論功行賞的時候,雍季的功勞比咎犯高,大臣們勸諫說:「這次打了勝仗,全靠咎犯的計謀,但行賞卻把他排在後面,也許不可以吧?」文公說:「雍季的話,是為國家百世...
趾高氣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齊國大臣孟嘗君到楚國為相,楚王送他象牙雕塑的床為見面禮,命登徒送去。登徒覺得象牙床太貴重,要是不小心弄壞了可賠不起,便央求孟嘗君的門人公孫戍想辦法阻止此事,事成後願以祖傳的寶劍做為答謝。公孫戍答應幫忙,便去見孟嘗君,勸他不要接受楚國的這個禮物,孟嘗君問他為什麼,他說:「您所到的小國,均敬仰您、信賴您,是聽聞您在齊國能解救民生貧困,使即將滅絕者得以存續。那些國家的傑出人士,都將國事囑託於您,是因為仰慕您的義氣與廉節。今天若接受楚國這個貴重的禮物,那麼其他您尚未造訪的國家要如何接待您呢?所以臣勸您不要接受這份厚禮。」孟嘗君聽了覺得有道理,立即接受他的建議。  公孫戍於是快步離去,但是還沒出...
孤注一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於距首都汴京三百里外之澶(ㄔㄢˊ)淵,宋戰勝遼國,並於澶淵定盟和解。真宗為此事更加器重寇準,卻引起大臣王欽若的嫉妒。王欽若有一次趁機向真宗說:「澶淵一戰,寇準是拿皇上當作孤注,和契丹人賭最後一把。萬一賭輸了,皇上豈不是就危險了?」這裡就用了「孤注」。至於「一擲」,出現得更早。在《晉書.卷八五.何無忌列傳》中,提到何無忌聯合劉裕等人,起兵征伐桓玄。有人向桓玄說這些人只是烏合之眾,不用害怕。哪知桓玄說:「劉裕這個人,家中可能連一石(ㄉㄢˋ)米的存糧都沒有,賭摴蒲(ㄕㄨ ㄆㄨˊ)的時候,卻可以不計生活是否過得下去,照樣一擲百萬。這等豪氣,怎可以小看?」這裡就用了「一擲」。可見「一擲」原是指賭博下注...
司空見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時,曾為太子賓客,故亦稱劉賓客。劉氏擅長詩文,與白居易為好友,詩名相若。 (3) 第:古時指王公大臣或富貴人家的住宅。 (4) 鬌:形容頭髮烏黑亮麗。,音ㄨㄛˇ。鬌,音ㄉㄨㄛˇ。 (5) 宮樣□:皇宮中流行的□粉。 此指□扮豔麗出色。 (6) 杜韋娘:唐代名歌妓。此處借指在座的妙妓。 (7) 司空:官名。周時有冬官大司空,為六卿之一,掌水土營建之事。秦無司空,置御史大夫,漢初沿置,成帝時改御史大夫為大司空。後多有更名,或稱御史大夫,或稱司空,至明始廢。隋唐時設六部,通稱工部尚書為大司空。此處借指李紳。 (8) 斷盡江南刺史腸:刺史,秦時始設刺史以監督各郡,漢時掌一州軍政大權,隋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