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0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8.125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匡正、改正。《書經.冏命》:「繩愆糾謬,格其非心。」《孟子.離上》:「惟大人能格君心之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勇猛、威風。如:「勇武」、「威武」、「神武」、「英武」、「孔武有力」。唐.柳宗元〈送圖南秀才遊淮南將入道序〉:「羸而自養耶?則甚碩且武。」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後,沒有後嗣。古人認為不孝的事情有三件,以沒有後嗣最為重要。語出《孟子.離上》:「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漢.趙岐.注:「於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窮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無後為大。」明.賈仲名《蕭淑蘭》第二折:「聖人言:『男子三十而娶。』云:『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救助。如:「援救」、「支援」。《孟子.離上》:「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
白頭偕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明.堅〈祭殷宜人李氏文〉:「北溯黃河,南浮長江,還老閨門,逾六望七,白頭偕老,寵賁絲綸,漆園鼓盆,可無憾矣。」
為淵敺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獺想吃魚,卻把魚趕到深淵去。語出《孟子.離上》:「為淵敺魚者,獺也;為叢敺爵者,鸇也;為湯武敺民者,桀與紂也。」比喻處理不當而使結果違背最初的願望。《文明小史》第一三回:「又被這些不肖官吏任意凌虐,以致為淵驅魚。」也作「為叢敺雀」、「為叢驅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居所、居處。《詩經.鄭風.將仲子》:「將仲子兮,無踰我里。」《孟子.離下》:「去三年不反,然後收其田里。」
濯纓濯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孟子.離上》:「有孺子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比喻受人敬重或輕蔑,均由人自取。或比喻超脫於世俗之外。
好為人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喜歡做別人的老師。指人不謙虛,喜歡教導別人。《孟子.離上》:「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飽。《國語.晉語九》:「主之既已食,願以小人之腹,為君子之心,屬饜而已,是以三歎。」《孟子.離下》:「其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後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