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7.263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漏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醫指男子因感官的刺激而漏出精液的現象。
搖頭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類似安非他命的中樞神經興奮劑。學名為MDMA。口服後會有愉悅、多話、情緒及活動力亢進的行為特徵。長期使用會上癮,還會造成神經系統長期傷害,產生視幻覺、抑鬱、妄想等症狀。由於藥性會影響中樞神經,強化感官反應,使服用者易受周遭環境刺激,如在舞廳服用,由於受到音樂、燈光等的刺激,會大幅擺動身體、晃動頭部,因而有「搖頭丸」之稱。為管制類藥品,不得任意使用。也稱為「綠蝴蝶」、「快樂丸」、「狂喜」、「亞當」、「忘我」。
塵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佛教指感官心識所接觸的對象。
超感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些無法以人類正常的感官功能加以解釋的知覺現象。如預知、透視、心電感應等。
二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謂世俗諦和第一義諦。在非心智感官錯亂下所認識到的真實狀況,佛教依凡夫和聖人認知的差別,分世俗諦和第一義諦。世俗諦是指凡夫所認知的真實;第一義諦是指聖人所認知的真實。《中論》卷四:「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
六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上指感官接觸環境時,所產生的眼、耳、鼻、舌、身、意(心理活動)的分別作用。
共同感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感官感官間,因受刺激而產生相同的感覺。也稱為「連帶感覺」、「牽連感覺」。
芳香療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利用由各種植物提煉的香精所散發的香氣,來達到使人提神、養身、療病的非正統治療方法。一般認為所具有的療效,是藉由聞香者由感官接收香味後,自我暗示此種香味具有療效的心理所產生。
埃理亞學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希臘哲學之一派,以巴邁尼德斯(Parmenides)為祖,其學說以「有」為不動、不變、充實而絕對的,唯理性得以認識。至感官之所獲,則為轉變無窮,空虛而相對之「非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