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6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8.121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拘、捉拿。如:「收禁見」、「收捕罪犯」、「收妖降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避開、躲避。元.曾瑞〈四塊玉.官況甜〉曲:「讎多恩少人皆厭,業貫盈,橫禍添,無處閃。」《警世通言.卷二○.計番金鰻產禍》:「掇開門閃身入去,隨手關了。」
逼上梁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滸傳.第一一回》且說滄州牢城營裡管營,首告林冲殺死差撥、陸虞候、富安等三人,放火沿燒大軍草料場。州尹大驚,隨即了公文帖,仰緝捕人員,將帶做公的,沿鄉歷邑,道店村坊,畫影圖形,出三千貫信賞錢,捉拿正犯林冲。看看挨捕甚緊,各處村坊講動了。且說林冲在柴大官人東莊上,聽得這話,如坐針氈。……柴進道:「是山東濟州管下一個水鄉,地名梁山泊1>,方圓八百餘里。中間是宛子城,蓼兒洼。如今有三個好漢在那里扎寨。……那三個好漢,聚集著七八百小嘍囉,打家劫舍2>,多有做下迷天大罪3>的人,都投逩那里躲災避難。他都收留在彼。三位好漢,亦與我交厚。嘗寄書緘來。我今修一封書與兄長,去投那里入夥如何?」林冲4>道:「...
依樣畫葫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條。 01.《冷眼觀.第三回》:「每到坐堂的時候,那位稿門送了卷宗並點名單上去,直捷把此案要如何責、如何發落說出來,要求那代理的官,照樣葫蘆,替他行事。」 參考詞語︰葫蘆依樣注音︰ㄏㄨˊ ㄌㄨˊ | |ㄤˋ漢語拼音︰hú lú yī yàng釋義︰猶「依樣畫葫蘆」。見「依樣畫葫蘆」條。 01.《二十年目睹之怪狀.第五四回》:「富貴浮雲成一夢,葫蘆依樣祇三年。」 02.清.周亮工《書影.卷三》:「而或割裂全篇,換易字句,依稀影響,遂稱己作,工者不免優孟抵掌之誚,拙者至有葫蘆依樣之譏。」
打退堂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據《元曲選》引)1>〔孤云〕你招也不招?〔正旦云〕委的不是小婦人下毒藥來。〔孤云〕既然不是你,與我打那婆子。〔正旦忙云〕住住住!休打我婆婆,情願我招了罷!是我藥死公公來。〔孤云〕既然招了,著他畫了伏狀,將枷來枷上,下在死囚牢裡去。到來日判個斬字,付市曹典刑。〔卜兒哭科云〕竇娥孩兒!這都是我送了你性命,兀的不痛殺我也!〔正旦唱〕【黃鍾尾】我做了個銜冤負屈沒頭鬼,怎肯便放了你好色荒淫漏面賊?想人心不可欺,冤枉事天地知,爭到頭競到底,到如今待怎的?情願認藥殺公公,與了招罪。婆婆也,我若是不死呵!如何救得你?〔隨祗候下〕〔張驢兒做叩頭科云〕謝青天老爺做主。明日殺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軍警的錢糧、俸給。如:「發餉」、「領餉」、「關餉」。《聊齋志異.卷一一.王者》:「湖南巡撫某公,遣州佐解餉六十萬赴京。」
正中下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滸傳.第六三回》王太守是個善懦之人,聽得說了這話,便稟梁中書道:「梁山泊這一夥,朝廷幾次尚且收捕他不得,何況我這里孤城小處。倘若這亡命之徒,引兵到來,朝廷救兵不迭,那時悔之晚矣!若論小官愚意,且姑存此二人性命。」……梁中書聽了道:「知府言之極當。」先喚牢節級蔡福發放道:「這兩個賊徒,非同小可。你若是拘束得緊,誠恐喪命。若教你寬鬆,又怕他走了。你弟兄兩個,早早晚晚,可緊可慢,在意堅固管候發落,休得時刻怠慢。」蔡福聽了,心中暗喜。如此發放1>,正中2>下懷。領了鈞旨,自去牢中安慰他兩個,不在話下。 〔注解〕 (1) 發放:處分發落。 (2) 中:音ㄓㄨㄥˋ,符合。
王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他的命。至德二年(757年)九、十月,唐軍相繼收復長安、洛陽,王維與其他陷賤之官,均被收繫獄中,隨後到長安。這些人按律當死。有人提出王維凝碧宮詩可證其忠於唐王朝之心,加之他的弟弟王縉請求削己官職以贖死罪,唐肅宗特此原諒了他,不但不殺,而且還給了個太子中允之職,可謂不幸中之大幸。這時,王維已57歲,接近暮年了,接太子中允不久,加集賢殿學士,後又遷太子中庶子,中書舍人。上元元年(760年)夏,60歲的王維轉尚書右丞,這是他一生所任官職中最高的官階,也是最後所任之職,只任了一年,第二年七月便去世了,所以後世稱他為王右丞。 學...
詩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它開啟了中國詩敘事、抒情的內涵,稱「純文學之祖」。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它確定了中國詩的修辭原則及韻原則,稱「總集之祖」、「詩歌(韻文)之祖」。也是北方文學的代表,他所代表的區域是黃河流域,稱「北方文學之代表」。孔子對《詩經》有很高的評價。對於《詩經》的思想內容,他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對於它的特點,則“溫柔敦厚,詩教也”(即以為詩經使人讀後有澄清心靈的功效,作為教化的工具實為最佳良策)。孔子甚至說“不學詩,無以言”,顯示出《詩經》對中國古代文學的深刻影響。孔子認為,研究詩經可以培養聯想力,提高觀察力,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質、典當。唐.李嶠〈諫建白馬坂大像疏〉:「亦有賣舍貼田,以供王役。」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