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9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9.860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遨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逍遙自在的嬉戲遊玩。宋.蘇軾〈赤壁賦〉:「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也作「遨嬉」。
銳不可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勢不可當,所向無敵反義:望風披靡,聞風喪膽辨似: 「銳不可當」及「勢不可當」都有力量強大,不可抵擋的意思。 「銳不可當」側重於精銳,多用於具對抗性的場合;「勢不可當」則泛指形勢、力道。 銳不可當 勢不可當 辨似例句 ○ ㄨ 為了完成任務,這次派出勇猛無比,~的蛙人部隊。 ㄨ ○ 土石流由山上瀉下,著巨木巨石,~。
孤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孤立無援。《史記.卷八三.魯仲連鄒陽列傳.鄒陽》:「此二人者,皆信必然之畫,捐朋黨之私,孤獨之位,故不能自免於嫉妒之人也。」
兩敗俱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兩敗俱傷」是說雙方爭戰,可能因此都受到損傷。這句話出自於《新五代史.卷三八.宦者傳.論》。在傳中,論及自古以來宦官的禍害遠超過女色。因為宦官最親近國君,在照顧日常生活起居中,有很多機會,可獲得國君的信任,而讓國君逐漸疏遠忠良賢臣。於是國君慢慢地被宦官把持,禍害因而潛伏滋長,等到有一天國君發覺情形不對,終於想要重新信任忠臣來圖謀改善。但是如果動作太慢,禍患必然加深;如果動作太猛,則宦官可能因此持國君。遇此狀況,縱有聖賢明智之君臣,也難有所作為,最後還可能弄得雙方都受到傷害。後來「兩敗俱傷」這句成語就從這裡的原文「俱傷而兩敗」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兩者相爭,俱受損傷。
見利忘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高祖過世後,即位的惠帝生性懦弱,由母親呂后掌握政權,其間殘害劉氏親屬,大力提拔呂氏宗親。呂后一死,宰相陳平和太尉周勃,想趁機剷除呂氏外戚的勢力,但是周勃一直無法順利入主當時由呂祿掌管的北軍。陳平和周勃知道酈寄和呂祿是好友後,就持酈寄的父親酈商,要他騙呂祿出遊,酈寄沒辦法,只好答應。周勃入據北軍後,先誅殺呂祿,接著一一剷除朝中呂氏勢力,使得漢文帝順利的繼位。班固在《漢書》中記載這則歷史事件,並且做下評論:漢文帝時,天下人都認為酈寄不顧道義,出賣朋友。但酈寄會這麼做,一方面是為了救父親,一方面為了國家的安定,不能說他出賣朋友,見到有利可圖就不顧道義。後來「見利忘義」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
奈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懲治、對付。元.岳伯川《鐵拐李》第一折:「張千,休教走了這老子,等我慢慢奈何他。」《水滸傳》第二回:「為因新任一個高太尉,原被先父打翻,今做殿帥府太尉,懷舊仇要奈何王進。」
箝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持控制。[例]我隊球員因受到對方的箝制,始終未能發揮實力。
明珠暗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結怨而不見德。故有人先談,則以枯木朽株樹功而不忘。今夫天下布衣窮居之士,身在貧賤,雖蒙堯、舜之術,伊、管之辯,懷龍逢、比干之意,欲盡忠當世之君,而素無根柢之容,雖竭精思,欲開忠信,輔人主之治,則人主必有按劍相眄之跡,是使布衣不得為枯木朽株之資也。 〔注解〕 (1) 闇:音ㄢˋ,黑暗。 (2) 眄:音ㄇ|ㄢˇ,斜視。 (3) 蟠木根柢:盤曲大木的根。蟠木,指盤曲而難以為器的樹木。根柢,草木的根。 (4) 輪囷:盤曲的樣子。囷,音ㄐㄩㄣ,回旋、圍繞。 (5) 離詭:盤繞屈曲的樣子。 (6) 萬乘:一萬輛兵車,指天子,也指大國。乘,音ㄕㄥˋ,量詞,古代計算車輛的單位。 (7) 容:...
引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領導。《南史.卷六三.王神念傳》:「有一群魚躍水飛空引導,賊望官軍上有五色雲,雙龍艦行甚迅疾。」《三國演義》第三三回:「但須得識徑路者為引導耳。」
暗箭傷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骨。比喻對於某件事情的感受非常深刻。 〔參考資料〕 ■《左傳.隱公十一年》公孫閼與潁考叔爭車,潁考叔輈以走,子都拔棘以逐之,及大逵,弗及,子都怒。秋七月,公會齊侯,鄭伯伐許。庚辰,傅于許。潁考叔取鄭伯之旗蝥弧以先登。子都自下射之,顛。瑕叔盈又以蝥弧登,周麾而呼曰:「君登矣!」鄭師畢登。■宋.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卷三○》客問劉貢父曰:「某人有隱過否?中司將鳴鼓而攻之。」貢父曰:「中司自可鳴鼓兒,老夫難為暗箭子。」客笑而去,滑稽之為厚者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