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624 ms
共 2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沆瀣一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沆瀣一氣」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唐僖宗乾符二年時,派崔沆去當主考官。放榜後,有個叫崔瀣的考生被錄取了。當時,考試及第的人,都算是主考官的門生,而主考官就是考試及第的人的座主。巧合的是,崔沆和崔瀣,不但同姓,而且兩個人的單名「沆」、「瀣」兩個字連起來,正好是指夜間的露氣的意思。於是當時人就議論說:「座主門生,沆瀣一氣。」意思是說:這位主考官和他的門生的名字真是巧合,就像是夜間由水氣凝集而成的露氣呀!後來「沆瀣一氣」用來比喻彼此志同道合,意氣相投,本是正面義;也轉用以比喻彼此臭味相投,變成負面義。
|
品牌管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利器。學校品牌管理之價值,在於幫助學校更新觀念,樹立良好形象,增強核心競爭力,獲取更大收益。由於學校正面臨人口少子化的衝擊,教育市場越來越小,經營壓力也越大。因此學校如何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已經成為學校經營者的重要課題。因此學校如果能進行有效的品牌管理,定位未來願景和目標,設計出易記的標誌,採用創新和多元的經營策略,行銷學校發展特色,就能達到品牌管理的效果。 中英文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品牌管理英文關鍵字:brand management 參考書目:註1:吳清山、林天祐 (2007),教育e辭書, p.60-61,臺北市:...
|
班級氣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蔡培村(民69)研究發現,在學校組織較佳之學校下,班級氣氛會較好。因此,學校組織對班級氣氛的影響是正面且積極的。5.學校所在地及學校環境Randhawa和Michaluk(1975)進行班級氣氛的城鄉差距比較研究,發現在學習環境量表的班級氣氛某些層面上,有城相差異。 班級氣氛理論基礎(註1)班級氣氛研究有主要以下兩個理論:1.班級社會體系理論Parsons曾經社會體系包括以下特性:(1)包括兩個人或兩個以下的人群互動;(2)一個行動者與其他行動者處在一個社會情境中;(3)行動者之間有某種互相依存的一致的行為表現,此種表...
|
歐陽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的創作過程是:「﹝我﹞的每一篇小說,至少有一幕重要的劇景,在劇景中,主角的內心生活和外界活動,發生正面衝突,引起高潮。亨利‧詹姆士的『劇景、描述穿插法』是寫小說的一大秘訣。亞里斯多得分析希臘古劇,談到『三條協律』﹝即三一律﹞像〈網〉、〈半個微笑〉,〈那長頭髮的女孩〉,〈花瓶〉、〈浪子〉、〈最後一節課〉等篇,除了回憶的部分及背景的描述外,故事都發生在一日之內,在同一地點,而且情節是單一的。求單一緊湊的戲劇效果,重視伏筆,有推理性質。」由歐陽子的自我陳述也可以清楚看見她的寫作風格。 文學評價:白先勇曾說:「歐陽子的小說有兩...
|
左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作戰時位於正面左側的部隊。《三國演義》第四五回:「隨令甘寧為先鋒,韓當為左翼,蔣欽為右翼。」
|
海明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寫作都是沿用在星報工作時用的寫作風格:「句子要寫得簡潔,文章開首之段落要短,用強有力的的字眼,思想要正面。」1925年,海明威的短篇故事系列《在我們的時代裡》出版,大大震動美國文壇,一再向他說明他這種惜墨如金的寫作風格是為美國文壇所接受的。對於海明威的寫作風格,格楚特斯坦在《愛麗絲•B•托克勒斯的自傳》(The Autobiography of Alice B. Toklas)指出「海明威的寫作風格是學自格楚特斯坦自己及舍伍德•安德森」。旅美學者夏志清亦有評論過海明威的寫作風格,他認為海明威的文章具記者風格,「一清如水,...
|
讀話訓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話還好,有些人說話時嘴張不太開;有些人說話時,嘴裡銜著煙斗或香煙;有些人故意嘴巴留著鬍子;有些人不是正面對著兒童說話;有些人不時的動手動腳,簡直無法令人讀話。雖然如此,還是可以經過耐心的訓練,發揮以眼代耳的效果。有些兒童只靠助聽輔具可以理解他人說話的一半,和讀話一起配合的話,可以理解90%的話語,幾乎在日常生活或學習上,不再感到有溝通的困難。下面列舉一些實施讀話訓練時,應注意的事項。一、兒童方面注意看說話者的臉部。不只注意說話者的口、臉頰、下巴、喉嚨的振動等,全部都要注意。表情、動作的變化也要注意。不要太緊張,一緊張就容...
|
包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軍事上的攻擊方式之一。係以主力指向敵人最初配置的側後方,而攻擊敵人第一線後方的目標。包圍時通常以一助攻部隊攻擊敵人的正面。
|
曼陀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彈撥樂器。背面似瓜呈瓢形,正面平直,有四組金屬弦,每組二條,音域含三個半八度,常用以伴奏民間舞蹈和歌唱。
|
納善如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楚軍一聽到消息之後,馬上動員申、息二地的軍隊,準備援救蔡國。這時,晉軍將領趙同、趙括向主帥欒書建議正面迎擊,向楚國進軍。正當欒書準備下令時,知莊子、范文子、韓獻子三人卻勸他說:「我們是來援救鄭國的,鄭國的危機解除,我們不但不退兵,還去攻打蔡國,已經是不義之戰了,現在還觸怒楚國,真打起來一定贏不了。就算贏了,也不是件光榮的事,反而自取其辱,不如退兵吧!」欒書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因此決定撤軍。這種能接受部屬提出好意見的處事態度,在《左傳.成公八年》就提到說,晉軍得以屢獲戰功,多在於欒書能聽從知莊子等三人的建議,另如能擄獲沈國國君揖初也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因此對於欒書攻打沈國獲勝的這件事,就有君子評論...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