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9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分異奪。《禮記.曲禮上》:「分辯訟,非禮不決。」
虎鬥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列強鬥。元.宮大用《七里灘》第三折:「投至得帝業興,家業成,四邊平靜,經了幾千場虎鬥龍。」《儒林外史》第四二回:「桂林杏苑,空成魂夢之遊;虎鬥龍,又見戰征之事。」也作「龍虎鬥」。
兩國相,不斬來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雙方交惡,不應為難或迫害中間的聯絡人。《三國演義》第四五回:「肅曰:『兩國相,不斬來使。』瑜曰:『斬使以示威。』」也作「兩國相,不阻來使」、「兩國相,不罪來使」、「兩國戰,不斬來使」。
有限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事上指戰中武器、地區與參戰國家之任一項或數項受限制的戰
鬥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互相以豔麗芬芳競賽。如:「春天是一個百花鬥豔芳的季節。」也作「芳鬥豔」。
查科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玻利維亞和巴拉圭發生武裝衝突。地少人稀的巴拉圭要求「國聯」制裁。1932年所有的談判皆以無效為結,戰全面爆發。被公認無辜的巴拉圭很快就開始占領土地。這場歷時三年之久的戰,被一名電台評論者形容為:「每平方公里就奪去三位玻利維亞人和兩位巴拉圭人的生命。」查科地區的地形十分複雜,使得戰鬥異常艱辛。在茂密的叢林中或洪水氾濫的沼澤地帶,雙方常常各派出五萬人的軍隊投入戰。每當旱季來...
代理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兩個超級強權國家在對峙的緊張狀態下,所產生的一種變相戰行為。也就是這兩國之間並不直接興兵對仗,只在背後指使、支援,由小國進行的戰,稱為「代理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怎奈、無奈。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春光在眼前,奈玉人不見。」《文明小史》第三六回:「心裡很不自在。奈胡緯卿的名望太高,不好得罪他。」
旦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充分的把握住每一分每一秒。明.徐復祚《投梭記》第九齣:「今朝寵命來首錫,掌樞衡只旦夕。」也作「只朝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搶。例:莫相﹝又讀siong33 zen33大﹞,大家都有分。(不要搶,大家都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