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決雌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初為泗上亭長,秦末群雄並起,亦起於沛縣,時人稱為「沛公」。劉氏先項羽入關中,降秦王嬰,除秦苛法,與父老約法三章。及項羽滅秦封劉為漢王。後劉邦還定三秦,與羽爭戰五年,終滅羽而有天下,國號漢,定都於長安。在位十二年崩。廟號高祖。 (4) 挑戰:謂挑身獨戰,不復須眾。挑,音ㄊ|ㄠˇ。
葵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思慕。宋.田錫〈泰山父老望登封賦〉:「桑榆之景方暮,葵藿之心迭傾。」
塗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封禪之祭時,和金為泥而塗封的儀式。唐.駱賓王〈為齊州父老請陪封禪表〉:「是知道隆光宅,既輯玉於雲臺,業紹禋宗,必塗金於日觀。」
和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繫在車上的鈴鐺。《詩經.小雅.蓼蕭》:「既見君子,鞗革忡忡,和鸞雝雝,萬福攸同。」《文選.司馬相如.難蜀父老》:「鳴和鸞,揚樂頌。」
怛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死亡。《莊子.大宗師》:「俄而子來有病,喘喘然將死,其妻子環而泣之。犁往問之曰:『叱!避!無怛化。』」唐.駱賓王〈與博昌父老書〉:「雖蒙莊一指,殆先覺於勞生;秦佚三號,詎先情於怛化?」
大敗塗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敗塗地」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史記.卷八.高祖本紀》載,劉邦為沛縣豐邑人,秦末,離開家鄉,流亡在外。後因沛縣縣令的號召,帶著上百名徒眾,準備回鄉響應陳涉的起義。但當大批人馬抵達時,縣令唯恐有變,又反悔了,令人將城門關閉,不讓他們進來。劉邦於是寫了一封給城中父老的信,綁在箭上,射入城裡,信中說:「大家苦於秦朝的暴政已經很久了,你們如今雖然奉命替縣令守城,但現在各地諸侯都起義了,馬上會來屠城。此時大家只有合力把縣令殺掉,選擇可擔當重任的家鄉子弟取而代之,響應起義的諸侯,才能保全家室。否則就只有接受全家被屠殺的命運了。」於是沛縣百姓殺了縣令,大開城門,迎接劉邦,想推舉他為縣令,但劉...
無出其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泗上亭長,秦末群雄並起,劉亦起於沛縣,故時人稱為「沛公」。劉氏先項羽入關中,降秦王嬰,除秦苛法,與父老約法三章,項羽封為漢王。後劉邦定三秦,俟時機成熟,滅羽而有天下,國號漢,定都於長安。在位十二年崩。廟號高祖。 (2) 毋:同「無」,沒有。 (3) 說:同「悅」,高興。 (4) 拜:任官、授職。〔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漢書.卷一.高帝紀下》
田夫野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鄉間農夫,山野父老。泛指民間百姓。《北齊書.卷三二.列傳.王琳》:「當時田夫野老,知與不知,莫不為之歔欷流泣。」
面見江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面對家鄉的父老兄弟們。《幼學瓊林.卷一.武職類》:「羞與噲等伍,韓信降作淮陰;無面見江東,項羽羞歸故里。」
化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改善風俗。《文選.司馬相如.難蜀父老》:「必若所云,則是蜀不變服,而巴不化俗也。」《後漢書.卷三五.曹襃傳》:「以禮理人,以德化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