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6.432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亮節高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恭敬。 (6) 侯服:古代王城外圍,按一定距離所劃分的區域。夏制指離王城一千里之地,周制指距王畿五百里之地。
穿鑿傅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穿鑿附會」之典源,提供參考。 1、「穿鑿」:《漢書.卷七二.王貢兩龔鮑傳.王吉》春秋所以大一統者,六合同風,九州共貫也。今俗吏所以牧民者,非有禮義科指可世世通行者也,獨設刑法以守之。其欲治者,不知所繇1>,以意穿鑿,各取一切,權譎2>自在,故一變之後不可復修也。是以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戶異政,人殊服,詐偽萌生,刑罰亡極,質樸日銷,恩愛寖薄。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於禮」,非空言也。 〔注解〕 (1) 繇:音|ㄡˊ,通「由」。 (2) 權譎:權謀、詭詐。 2、「附會」:《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列傳》太史公曰:袁盎1>雖不好學,亦善傅會2>,仁心為質,引義忼慨。遭孝文初立,資適...
露宿風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野外生活或行旅的艱苦。宋.蘇軾〈將至筠先寄遲适遠三猶子〉詩:「露宿風餐六百里,明朝飲馬南江水。」也作「風餐露宿」、「風飧露宿」、「風飧水宿」、「餐風沐雨」、「餐風露宿」、「餐風宿露」、「餐風宿水」、「餐風宿雨」、「餐風飲露」。
司馬相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君通過丫環知道司馬相如愛慕後馬上奔赴到司馬相如所住的驛站,司馬相如見卓文君到來也立即帶著她連夜回到百里之外的老家成都。卓王孫大怒,不分一錢,相如夫婦以賣酒為生。後卓王孫轉變,司馬相如才得以和卓文君返回成都,成為富人。  後《子虛賦》被漢武帝讀到,非常驚嘆,召相如問之。相如作《上林賦》。《子虛賦》和《上林賦》是漢賦的頂峰作品,其鋪陳的描寫達到了極致,顯示出高度的修辭技巧,但是這也正是缺點所在,使得文章呆板凝重。另外在該賦的用意上儘管有些人認為作者是為了勸諫漢武帝,這兩篇賦的結尾也有諷喻之辭,但是賦中的描寫渲染了奢侈的帝王...
禪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專事修禪的出家人。宋.蘇軾〈半山亭〉詩:「禪師吟絕後,千古指人迷。」《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二:「其時,離原上百里有一個了臥禪師,法號虛谷,戒行為諸山首冠。」
袁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作品:《祭妹文 》乾隆丁亥冬,葬三妹素文於上元之羊山而奠以文曰:嗚呼!汝生於浙而葬於斯,離吾鄉七百里矣﹔當時雖 夢幻想,寧知此為歸骨所耶!汝以一念之貞,遇人仳離,致孤危托落﹔雖命之所存,天實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嘗非予之過也。予幼從先生受經,汝差肩而坐,愛聽古人節義事,一旦長成,遽躬蹈之。嗚呼!使汝不識詩書,或未必艱貞若是。余捉蟋蟀,汝奮臂出其間,歲寒虫僵,同臨其穴。今予殮汝葬汝,而當日之情形,憬然赴目。予九歲,憩書 ,汝梳只髻,披單縑來,溫緇衣一章。適先生 戶入,聞兩童子音琅琅然,不覺莞爾,連迷則則﹔此七月望日事...
轟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擬聲詞:(1)形容喧擾聲。唐.韓愈〈此日足可惜贈張籍〉詩:「飲食豈知味,絲竹徒轟轟。」(2)形容群車並行的聲音。如:「戰車轟轟的經過。」(3)形容水聲。唐.韓愈〈貞女峽〉詩:「懸流轟轟射水府,一瀉百里翻雲濤。」(4)形容震耳的巨響,如雷聲、炮聲等。如:「炮聲轟轟的響起來了。」
孔席不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無遺利,所以衣寒食飢,養老弱而息勞倦也。若以布衣徒步之人觀之,則伊尹負鼎而干湯,呂望鼓刀而入周,百里奚轉鬻,管仲束縛,孔子2>無黔突3>,墨子4>無煖席5>。是以聖人6>不高山,不廣河7>,蒙恥辱以干8>世主,非以貪祿慕位,欲事起天下利而除萬民之害。蓋聞傳書曰:神農憔悴,堯瘦臞,舜黴黑,禹胼胝。由此觀之,則聖人之憂勞百姓甚矣!故自天子以下至於庶人,四胑不動,思慮不用,事治求澹者,未之聞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漢.班固〈答賓戲〉。 (2) 孔子:孔丘(西元前551∼前479),字仲尼,春秋魯人。生有聖德,學無常師,相傳曾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初仕魯,為司寇,攝行相...
一動不如一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宋孝宗遊幸杭州靈隱寺,有僧淨輝相隨,見寺前有飛來峰,問淨輝曰:「既是飛來,如何不飛去?」對曰:「一動不如一靜。」典出宋.張端義《貴耳集.卷上》。比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勸人行事謹慎小心,以靜制動。《警世通言.卷二二.宋小官團圓破氈笠》:「況且下水順風,相去已百里之遙,一動不如一靜,勸你息了心罷!」《紅樓夢》第五七回:「紫鵑停了半晌,自言自語的說道:『一動不如一靜,我們這裡就算好人家。』」
一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條通路。《北史.卷九七.西域傳.序》:「自玉門度流沙,北行二千二百里至車師,為一道。」唐.儲光羲〈終南幽居獻蘇侍郎三首時拜太祝未上〉詩之二:「深林開一道,青嶂成四鄰。」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