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9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7.295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引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衝引進」係指對於組織「功能性衝」予以刻意引發,以達成組織目標或提升組織績效的歷程。組織衝並不一定都是破壞性的,它也可能具有迫使當事人解決問題、促使團體一致對外,以及刺激組織革新等功能。對於此種建設性的衝,行政人員不但不必刻意迴避,而且應掌握時機,加以引進。至於在各個時機引進衝的具體做法,說明如下:
  1.當組織某一成員的表現極差且不願改進時,可以先採用其他不致引起衝的方法,以協助其改進。但是在採行其他方式失敗後,為確保辦學績效,可能須不計衝的副作用採取有效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2.如果各部門、各成員具有高度順應性而缺乏創造力時,為了刺激組織革新的活力...
多斑乳天竺鯛(大麥側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Fowleria variegata (Valenciennes, 1832)
本屬魚具上主上頜骨,鋤骨無齒,口腔卵紅色;前鼻孔緊鄰上唇且有管。前鰓蓋骨緣平滑腹緣未骨化,鰓蓋上有大斑點。側線不完全,體褐色具不規則斑紋,體側有時有垂直橫帶,各鰭色淡且具暗褐色點,第一背鰭棘7,第二背鰭軟條9;尾鰭圓。
印度至太平洋、紅海、束非沿岸、印度、菲律賓、台灣、北澳與Samoa島。
本種魚較為稀有少見,性喜居於珊瑚礁潮池、緩坡之岩礁海域或河口潟湖區,為較廣鹽性魚類。肉食性以無脊椎動物為主。白日躲藏於海藻豐富、或枝狀珊瑚附近,為夜行性魚類。雄魚亦有口孵護卵行為。
無經濟食用價值。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鱸亞目(Suborder Perc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天竺鯛科(Family Apogonidae)
鱸上科(Superfamily Percoidea)
唐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一個人講話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樣子。例:佢昨暗晡毋知走去做麼个事情,這下唐唐毋敢應阿爸。(他昨天晚上不知跑去做什麼事,現在吞吞吐吐不敢回答爸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眼睛過度出。一般是由甲狀腺功能亢進、眼眶炎或眼眶瘤症等疾病所引起。
雄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迅速而有力的向前進展。如:「現代科技雄飛進,一日千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蹦蹦跳,形容心跳加速的樣子。《紅樓夢》第七二回:「鴛鴦出了角門,臉上猶紅,心內的,真是意外之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量詞。計算容量的單位。為英語liter的音譯。公制一立等於一千立方公分。我國採用,稱為「公升」。也譯作「立得」、「立特」、「立脫爾」。
人際關係式衝管理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際關係式衝管理法」指利用人際互動的方式以處理組織所發生的衝。這種方法通常是在第三者(行政人員)的協助下,以人際方法將引起衝的雙方找在一起,雙方坦陳衝的問題,藉以尋求雙方都有利,也就是「雙方皆贏」的解決方法。這也就是與結構性衝管理法最大不同之處。
  國內學者張文雄認為此種問題解決的方式,應先認清衝雙方的共同目標。其商談主要內容是:(1)雙方共同的目標是什麼,(2)雙方為什麼會產生衝,(3)阻撓雙方達成共同目標的障礙是什麼,(4)有效的解決途徑共有那些,(5)那一個解決途徑最為雙方所接受。
  高頓(Richard A. Gorton)進一步就問題解決方...
犁頭鰩或顆粒琵琶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Rhinobatos granulatus (Cuvier, 1829)
吻呈正三角形,吻端鈍圓,側緣斜直;吻長約為體盤長之半或稍長;吻軟骨細狹,後1/4部分分歧,中部聯合,近吻端處則又分為2短枝。眼小,眼徑約為吻長之1/9~1/14兩眼間隔長之1/3。噴水孔卵圓形,約與眼同大,後緣外側具一細小皮褶。鼻孔寬度約為口裂寬度之半,約等於兩鼻孔間距;前鼻瓣具一扁平鬚狀出,後鼻瓣內側具一襪狀出,外側具一低狹薄膜。口裂橫向,略呈弧形;上頜具頜膜,中部呈三角狀凹入。齒細小而多,橢圓形,鋪石狀排列。具窄小鰓裂5對。體背及各鰭密佈顆粒狀皮齒,正中線上具一行粗大結刺;吻骨兩側各具一行小結刺;眼眶前緣和內緣具一行小結刺;左右肩區各具2枚小結刺。胸鰭基底往前延伸,超越鼻孔前緣之水平線...
出現於南海、東海、黃海、日本南方及韓國西南方海域。
底棲性,以底棲之甲殼類及一些無脊椎動物為主食。
拖網可漁獲,唯數量有限,魚肉可供食用。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軟骨魚綱(Class Chondrichthyes),Cartilaginous Fishes
有頜首綱(Superclass Gnathostomata)
板鰓亞綱(Subclass Elasmobranchii)
鰩目(Order Rajiformes)
鰩亞目(Suborder Rajoidei)
犁頭鰩科或琵琶鱝科(Family Rhinobatidae),Guitarfishes
正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野生型所誘發的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