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蹧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加以珍視、愛惜。《紅樓夢》第五七回:「便欲說與薛蟠為妻,因薛蟠素習行止浮奢,又恐蹧蹋人家的女兒。」《文明小史》第三五回:「況且清淨地方,如何容得俗人前來蹧蹋?」也作「踏」、「蹋」、「蹧塌」。
2.侮辱、嘲罵。《紅樓夢》第五九回:「他先領著人蹧蹋我,我怎麼說人?」《文明小史》第三八回:「不承望你報答,倒開口奴才,閉口奴才的蹧蹋我!」也作「踏」、「蹋」、「蹧塌」。
殘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剩餘。《三國志.卷五七.吳書.駱統傳》:「深圖遠計,育殘餘之民。」宋.歐陽修〈百子坑賽龍〉詩:「野巫醉飽廟門闔,狼藉烏鳥爭殘餘。」
節骨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關鍵、關頭。[例]在這個節骨眼還出這種紕漏,真是糕!
匡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糾正、矯正。《左傳.哀公十六年》:「王孫若安靖楚國,匡正王室,而後庇焉,啟之願也,敢不聽從?」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諧讔》:「於是東方枚皋,餔啜醨,無所匡正,而詆嫚媟弄,故其自稱為賦,迺亦徘也;見視如倡,亦有悔矣。」
墨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放出來的小生產者階層的二重性,他的思想中的合理因素為後來的唯物主義思想家所繼承和發展,其神秘主義的粕也為秦漢以後的神學目的論者所吸收和利用。墨子作為先秦墨家的創始人,在中國哲學史上產生過重大影響。墨子在上說下教中,言行頗多,但無親筆著作。今存《墨子》一書中的《尚賢》、《尚同》、《兼愛》、《非攻》、《節用》、《節葬》、《天志》、《明鬼》、《非樂》、《非命》等篇,都是其弟子或再傳弟子對他的思想言論的記錄。這是研究墨子思想的重要依據。
狼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破壞、蹋。《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六:「姪兒子也不好小家子樣來爭,聽憑他沒些搭煞的,把一所房子狼籍完了。」
營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藉以謀生的工作、職業。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向前打這貪酒不幹營生,醜生賊弟子孩兒。」
張我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他影響台灣文壇最鉅的事情,是他於1924年4月與11月於《台灣民報》發表的〈致台灣青年的一封信〉與〈糕的台灣文學界〉,該兩篇抨擊台灣舊文學與舊詩人的文章,引發台灣日治時期新舊文學論戰。〈致台灣青年的一封信〉原載1924年4月21日《台灣民報》第2卷7號,是張我軍大力批判台灣傳統文學的第1篇作品,批評當日台灣傳統文學有諸多弊病:「諸君怎的不讀些有用的書來實際應用於社會,而每日只知道做些似是而非的詩,來做詩韻合解的奴隸,或講什麼八股文章替先人保存臭味。想出出風頭、竟然自稱詩翁、詩伯,鬧個不休。」張我軍正面痛擊當日流於文字遊...
節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蹋、奢侈、浪費
治絲而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整理絲線時,不先找出頭緒,以致越理越亂。比喻行事不得要領,反而越做越。唐.馮用之〈權論〉:「不可施而施,則禮義如說河濟渴矣;不可威而威,則刑名如治絲而棼矣。」也作「治絲益棼」。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