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044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國際不打小孩日(430_Spank_Out_Day)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展原本僅在美國境內推動的不打小孩日,漸漸在世界各地發酵,包括臺灣、香港、肯亞、喀麥隆、英國、加拿大、西蘭、澳洲、印度、斯里蘭卡等國家,都起而響應。有的國家這天叫No Hitting Day,有的國家則是No Smacking Day,香港又稱之為「無巴掌日」。我們臺灣則在2006年正式以「不打小孩日」來響應國際,呼籲「不打小孩,以手傳愛」。 相關資料臺灣反體罰運動早在1987年開始,對兒童人權的重視與照顧,無不朝著國際標準邁進,近年來從兒童少年法的制訂、修訂,兒童人權高峰會的舉辦,到禁止校園體罰的教育基本法條文修訂,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扣繫衣物的東西。通「」。如:「鈕釦」。《水滸傳》第二七回:「敞開胸脯,露出桃紅紗主腰,上面一色金鈕。」《紅樓夢》第二一回:「剛解開了鈕子,被襲人將手推開,又自扣了。」
佛洛依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the Consequences of 柏拉圖主義 and Positivism in 心理學 (約:Longmans, Green, 1937). (A 哲學批評 from 亞理斯多德ian/Thomistic point of view.) Deleuze, Gilles and Guattari, Felix, Anti-Oedipus: Capitalism and Schizophrenia, trans. Robert Hurley, Mark Seem and Helen R. Lane (London...
內閣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Italiana)、日本(Japan)、盧森堡(Lëtzebuerg)、荷蘭(Nederland)、西蘭(New Zealand)、挪威(Kongeriket Norge)、瑞典(Konungariket Sverige)、英國(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等皆施行內閣制。 英國內閣制英國作為議會內閣制之開端,亦為現行內閣制國家之典範,而「巴列門」(parliament)即是英國議會的名稱,如今則成為實行議會內閣制的通用名詞,而英國內...
價值澄清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價值澄清法(values clarification) 定義或稱為價值澄清教學法,係指採用問題或活動的方式,經由學生自我選擇、分析、決定、反省的過程,讓學生建立自己價值觀的一種教學方法,主要用於道德教學、情意教學等方面,後來也被廣泛使用在公民教育、行為輔導各種教學環境。 起源價值澄清法是由任教美國約州立大學學者賴斯(L. Raths)在1957年提出來的,賴斯認為教師可以教導兒童許多概念和價值觀,但是真正影響他們日常生活行為都是自己教導自己的。也就是說,概念或價值的形成,是由兒童自己選擇與認同的結果,如果缺乏兒童自我教...
天淵之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與地相距極遠。比喻相差極大。《三俠五義》第一三回:「可惜這樣一個人,卻認得他,他倆真是天淵之別。」《文明小史》第五一回:「這華得夫客店,是約第一個著名客店,一排都是五層樓,比起日本的帝國大客店來,有天淵之別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繫在玉飾或印信上的絲帶。如:「印綬」、「紫綬」。《文選.孔稚珪.北山移文》:「至其金章,綰墨綬,跨屬城之雄,冠百里之首。」
波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面容、面貌。元.高安道〈哨遍.暖日和風套.二煞〉:「老保兒強把身軀,切駕的波浪上堆著霜雪,把關子的栲門上似告油。」
性別平等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建立她的學園,莎芙的施多是敘述兩個女人間的愛情。 石牆事件:1969年6月27日午夜,九名警察進入約市格林威治村一家名為[石牆]同性戀酒吧進行臨檢,像以往一樣逮捕了幾名未帶身分證明的男女同志,並驅離顧客。但這次同志們忍無可忍,起而反抗,持續對峙幾天,並引起多次示威抗議,因而廣為世人所知,史稱[石牆事件]。一年後,進一萬多名男女同志在約舉行大規模遊行,紀念石牆事件,並要求同性戀的法律地位與權利。如今,石牆事件被同志們視為同性戀平權運動的發源。 ...
體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生彎身伏在桌或椅上,被打屁股。通常不超過6下,有時會造成淤傷和腫痕。澳大利亞已在1980年禁止,西蘭在1990年禁止,南非在1997年禁止。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學校、幼稚園的教職員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不得對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實行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教職員對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實施體罰或者得變相體罰,情節嚴重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給予行政處分”。但沒有對父母體罰子女做出禁止。2005年廣東省進行的“反對對兒童的暴力”顯示<ref>...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