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清唱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一種包含獨唱、重唱、合唱的聲樂套曲。一般包含多樂章,大都由管弦樂伴奏,內容可分宗教性與世俗性。十六世紀末源於羅馬,最初用《聖經》為故事題材。十七世紀中葉開始成為音樂會中演出的聲樂作品,以合唱為主。如巴赫或海頓的作品。也稱為「康塔塔」。
奧林匹克運動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際性的運動競賽大會。起源於古代希臘,古希臘人常在奧林匹克舉行祭典競技,每隔四年舉行一次,共舉行二九三次,至西元三九四年因羅馬王狄奧多阻止而中斷。一八九二年法人古柏丁(Pierre de Coubertin)倡議恢復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並於一八九六年於雅典舉行第一屆現代奧運,而後每隔四年舉行一次,地點不定,由奧林匹克委員會管理。因其為世界性的綜合運動會,清末民初也稱為「世界運動會」。縮稱為「奧林匹克」、「奧運」、「奧運會」。
伊拉斯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責馬丁路德的文章為野蠻的書。儘管伊拉斯謨終生都是一個天主教徒,但他尖銳地批評了當時他認為驕奢過度的羅馬教會,甚至拒絕接受後者授予的紅衣主教地位。在《論死亡之準備》(Treatise on Preparation For Death)一文中,他聲明了自己的觀點——永久生命的保證不在於教堂中的聖禮和儀式,僅在於對基督贖罪的信念。伊拉斯謨整理翻譯了《聖經•新約全書》新拉丁文版和希臘文版。他創作的作品有《愚人頌》,《基督教騎士手冊》(Handbook of a Christian Knight)和《論兒童的教養》(On Civ...
進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向前逼近、逼迫。[例]匈奴大軍進逼羅馬帝國的邊境,引起歐洲國家的恐慌。
拜占庭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羅馬帝國時期的文化。係以希臘文化為根基而發展出的高度文化,其中包括文學、音樂、建築、雕刻等各方面,而文學作品以希臘語為主,形成以貴族為中心的貴族文學,深受東方文化及基督教的影響。音樂方面以希臘語單音聖歌為主。美術上是以首都為中心及其鄰地發展出來的初期基督教美術。繪畫上以嵌瓷壁畫裝飾教堂為特色。雕刻則強調象徵性的精神表現。建築採綜合性風格,圓頂、拱廊,形成特有的拜占庭建築,以聖蘇非亞教堂最具代表性。
伊拉斯莫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性、訓練、練習3 諷刺時弊,表現人文的純真精神4 結語5 資料來源 稱頌人文教育的功能1.古希臘及羅馬的著作,是人類最主要也是全部的知識。→溫故知新2.人文素養與品德行為息息相關,進行人文教育才能使人成為「完人」。3.人文教育的四個目的:(1)使童稚的心靈吸取虔誠的因子。(2)喜愛並通徹領會文雅科目。(3)履行生活義務。(4)從孩提開始,習於溫文有禮的習慣。 理想教育的三大因素-天性、訓練、練習1.天性(個別差異):孩童從小就應該接受教育,因為孩童的記憶力特強,非成人可比,且求知慾旺盛,若能及早提供文字、文法、寓言、故...
巴勒維(Mohammad Reza Shah Pahlavi)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拉丁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拉丁語的書面語。即古代拉丁民族也就是古羅馬人使用的文字。為中古世紀歐洲文化、學術界的共同語言。今日常生活中已無人使用,但醫學、自然科學等仍使用大量拉丁文術語,生物學上每種動植物都被取了拉丁文學名,所以拉丁文在科學上仍占重要地位。今天主教教廷亦仍使用。[例]在十九世紀以前,國際條約都是用拉丁文簽訂的。
蘇聯解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註2.)去世後,赫魯雪夫(註3.)繼任領導蘇聯。西元1955年,蘇聯和阿爾巴尼亞、保加利亞、波蘭、羅馬尼亞、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和東德簽訂軍事同盟,使稱華沙公約西元1956年,赫魯雪夫揭發史達林的罪行,發動了反史達林運動:釋放古拉格的政治犯和放寬文化查禁。但是,蘇聯仍舊繼續統治周遭的國家。西元1956年,匈牙利反抗蘇聯政權,造成蘇聯紅軍血腥鎮壓,最後迫使匈牙利重回莫斯科的統治之下。西元1964年,勃列日涅夫(註4.)繼任赫魯雪夫的職位,開始在東歐國家實行改革運動。西元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嘗試建立一種具有人性的社會主義...
古典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七、十八世紀歐洲文壇的主流,以追求摹仿古希臘、羅馬作家的典型為目的。古典主義作品強調理性與克制,注重形式與結構的統一,講求清晰、明確、簡單、平衡、合宜等原則,同時也是反映出復古與保守思維的美學表現。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