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890.6299 ms
共 26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形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軍勢陣容、勢力。宋.蘇軾〈司馬溫公神道碑〉:「惟西羌夏人,叛服不常。……上命諸將按兵不戰,示以形勢。」
|
魍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影子外圍顏色較淡的部分。《文選.班固.幽通賦》:「恐魍魎之責景兮,羌未得其云已。」也作「罔兩」。
|
交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往來、結交。《後漢書.卷八七.西羌傳.羌無弋爰劍傳》:「隔絕羌胡,使南北不得交關。」《初刻拍案驚奇》卷六:「他是個秀才娘子,等閒也不出來,你又非親非族,面不相干,打從那裡交關起?」
|
生民塗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永又檄州郡曰:「昔夏有窮夷之難,少康起焉;王莽毒殺平帝,世祖重光漢道;百六之運,何代無之!天降喪亂,羌胡猾夏1>,先帝晏駕2>賊庭,京師鞠3>為戎穴,神州蕭條,生靈塗炭。天未亡秦,社稷有奉。主上聖德恢弘,道侔光武,所在宅心,天人歸屬,必當隆中興之功,復配天之美。……」 〔注解〕
(1) 羌胡猾夏:指姚萇率領西北方的少數民族侵擾中原。羌胡,泛稱我國西北方少數民族。猾,音ㄏㄨㄚˊ,侵擾。
(2) 晏駕:古代皇帝死亡的諱稱。
(3) 鞠:通「鞫」,窮盡、完全。
|
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漢代羌族的別支,舊居地約在今大陸地區甘肅省天水縣南。
|
一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舉動、一次行動。《文選.王粲.從軍詩五首之一》:「一舉滅獯虜,再舉服羌夷。」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老夫自到京師,一舉及第,官拜參知政事。」
|
胡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胡、越等民族時有侵犯中國邊境之舉,因以比喻禍患。漢.司馬相如〈上書諫獵〉:「是胡越起於轂下,而羌夷接軫也,豈不殆哉?」
|
西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也有到別的國家,替別人種田。 人種西域地區的人種較為複雜。大概來說,北方多與匈奴相同,南方則大多屬於羌人,而西方則有「塞種」。史書上說烏孫人深深凹陷的眼眶,青色或藍色的眼珠,鬍鬚捲曲又濃密,可能就是塞種的特徵。烏孫之外,不少國家的居民也是「深目、高鼻、多鬚」的塞人。大月氏離開原先居地,向西遷徙,又為烏孫所敗,最後擊敗大夏,占有其地,不再遷徙。大夏原為希臘人所建之國,大月氏受到被征服者影響,在種族外貌、風俗文化上都起了一定的變化。 產業沙漠中綠洲的景色宛如江南,氣候溫和,土攘肥沃,灌溉便利,宜於各種作物的生長。綠洲的農民耕...
|
十三行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類以務農為生,種植稻米、番薯、芋頭等農作物,同時漁獵也相當發達,採貝和捕捉魚類,並且也狩獵鹿、山豬、羌、山羊等野生動物(註一)。器物方面,石器無論在器型或數量上皆相對減少,而陶器數量則多,以紅褐色的夾砂陶為主。十三行文化遺址出土大量的煉鐵殘渣,顯示當時已經知道煉鐵的技術,而此文化為重要的特徵,就是出現了以鐵器為主的金屬器及玻璃器。發現的鐵器主要是鐵刀和鐵釘,也包含其他金屬器,主要是金、銀、銅質的裝飾品,而玻璃製品則包括了玻璃耳玦、玻璃手鐲、和玻璃珠等。此文化階段的生產工具已經逐漸由石器轉變到鐵器,大大增加了生產的效率。出...
|
獨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超出群倫,天下第一。《後漢書.卷八三.逸民列傳.戴良》:「我若仲尼長東魯,大禹出西羌,獨步天下,誰與為偶!」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論說》:「並獨步當時,流聲後代。」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