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0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09.380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集腋成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ㄑ|ㄡˊ漢語拼音︰jí yè wéi qiú釋義︰即「集腋成裘」。見「集腋成裘」條。 01.清.松齡《聊齋志異.聊齋自誌》:「獨是子夜熒熒,燈昏欲蕊,蕭齋瑟瑟,案冷疑冰。集腋為裘,妄續幽冥之錄。浮白載筆,僅成孤憤之書。」 參考詞語︰集翠成裘注音︰ㄐ|ˊ ㄘㄨㄟˋ ㄔㄥˊ ㄑ|ㄡˊ漢語拼音︰jí cuì chéng qiú釋義︰翠,指翠鳥的羽毛。成裘,猶成編。集翠鳥羽毛而成編。義猶「集腋成裘」。見「集腋成裘」條。 01.清.王士禎〈與程崑侖書〉:「弟意先檢點其近作,約好事者,人任一卷,積石為山,集翠成裘,大是佳話。」
行將就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晉公子重耳之及於難也,晉人伐諸城。城人欲戰,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祿,於是乎得人。有人而校,罪莫大焉。吾其奔也。」遂奔狄。從者:狐偃、趙衰、顛頡、魏武子、司空季子。狄人伐廧咎如,獲其二女:叔隗、季隗,納諸公子。公子取季隗,生伯儵、叔劉;以叔隗妻趙衰,生盾。將適齊,謂季隗1>曰:「待我二十五年,不來而後嫁。」對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則就木2>焉。請待子。」處狄十二年而行。 〔注解〕 (1) 季隗:春秋時廧咎如(狄族一支)人,晉公子重耳逃亡狄國時所娶的妻子,生卒年不詳。隗,音ㄨㄟˇ。 (2) 就木:進入棺材,指死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只、僅僅。唐.李頎〈古從軍行〉:「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桃入漢家。」
無所適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左傳.僖公五年》載,春秋時,晉獻公愛寵妾驪姬,立她為夫人。後來驪姬想立自己的兒子奚齊為太子,於是設計陷害太子申生,和兩位公子重耳與夷吾。驪姬先慫恿獻公命申生守曲沃,重耳守,夷吾守屈,只把奚齊和她妹妹與獻公生的兒子卓子留在身邊。又派士蒍去築城和屈城。士蒍知道驪姬離間獻公父子的陰謀,所以城築了一半就停工了,把柴薪晒在上面。公子夷吾知道此事,就向獻公控告士蒍辦事不力。士蒍為自己辯解道:「臣聽說:『如果沒有喪事卻悲傷,憂愁必然接著到來;沒有兵患卻築城,必會被敵人據守。』既然會被敵人據守,又何必完成它呢?擔任官職而不服從君命,是不敬;把敵人可以據守的城池築得堅固,是不忠。一個失去忠敬的臣子,還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用莞織成的蓆子。《詩經.小雅.斯干》:「下莞上簟,乃安斯寢。」漢.鄭玄.箋:「莞,小之蓆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精純不雜的。如:「純正」、「正紅色」。《韓非子.難四》:「屈到嗜芰,文王嗜菖菹,非正味也,而二賢尚之,所味不必美。」
苦心孤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夫君為何不肯回來,隱含了對現實生活的苦悶,有勞苦憂心的意思。屈復(西元1668∼1744?),清陝西城人,字見心,號悔翁,晚號金粟道人。朝隆元年舉博學鴻詞,不就。沈德潛謂其不屈節,是有守之士。二十七歲出遊,行遍南北,自稱「七十有七齡,半百在行旅」。熟悉古今興亡之事,詩作多緬懷往事。著有《弱水集》。在〈論詩絕句〉中,屈復自述其創作理念,他認為自三代以後,文人都喜好美名,彼此互相輕視,而各個朝代均有傑出的人才,就像春天的繁花既多又燦爛。又自謙自己雖然像野花一樣沒什麼才華,但仍費盡心力,從事創作,希望達到別人所達不到的境界,亦不敢跟隨流俗,任意輕視宋元的詩人。後來「苦心孤詣」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
裹足不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不幸教寡人乎?」范睢謝曰:「非敢然也。……伍子胥橐載而出昭關,夜行而晝伏,至於水,無以餌其口,坐行服,乞食於吳巿,卒興吳國,闔廬為霸。使臣得進謀如伍子胥,加之以幽囚,終身不復見,是臣說之行也,臣何憂乎?箕子、接輿,漆身而為厲,被髮而為狂,無益於殷、楚。使臣得同行於箕子、接輿,漆身可以補所賢之主,是臣之大榮也,臣又何恥乎?臣之所恐者,獨恐臣死之後,天下見臣盡忠而身蹶2>也,是以杜口3>裹足,莫肯即秦耳。足下上畏太后之嚴,下惑姦臣之態;居深宮之中,不離保傅之手;終身闇惑,無與照姦;大者宗廟滅覆,小者身以孤危。此臣之所恐耳!若夫窮辱之事,死亡之患,臣弗敢畏也。臣死而秦治,賢於生也。」 〔注解〕 ...
尾大不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左傳.昭公十一年》楚子城陳、蔡,不羹。使弃疾為蔡公。王問於申無宇曰:「弃疾在蔡何如?」對曰:「擇子莫如父,擇臣莫如君。鄭莊公城櫟而寘子元焉,使昭公不立;齊桓公城穀而寘管仲焉,至于今賴之。臣聞五大不在邊,五細不在庭,親不在外,羈不在內。今弃疾在外,鄭丹在內,君其少戒。」王曰:「國有大城何如?」對曰:「鄭京櫟實殺曼伯,宋蕭、亳實殺子游,齊渠丘實殺無知,衛、戚實出獻公。若由是觀之,則害於國。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
拍案叫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兒女英雄傳》第二三回:「當下鄧九公聽了,先就拍案叫絕,立刻便想拿說媒的那把扇。」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