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87.504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考夫曼兒童智力測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考夫曼兒童智力測驗(Kaufman Assessment Battery for Children,K-ABC)目錄1 概述2 測驗內容3 施測與計分4 評價5 關鍵字6 參考資料 概述考夫曼兒童智力測驗是第三個個別智力測驗,於1983出版,在測驗發行的四年內,就有超過一百萬個兒童使用過。這個測驗值得注意的原因有:1.與史比量表第五版一樣,測驗根據良好的智力理論來設計,該理論奠基於神經心理學與認知心理學研究。2.測驗刻意設計讓存在於許多智力測驗的文化差異最小化。3.測驗企圖區分流體與晶體智力,且提供診斷訊息,以幫助了解兒...
姚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姚鼐2 生平3 學術思想4 著作5 評價 姚鼐 生平姚鼐(1731年-1815年),清代文學家,字姬傳,一字夢穀,室號惜抱軒,世稱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早年曾任孝廉,傾心戴震之學,欲奉為師,被婉拒。乾隆二十八年姚鼐考上進士,選庶吉士,曾經任禮部主事、鄉試考官、會試同考官、刑部郎中等職位。嘉慶十五年重宴鹿鳴,加四品銜。姚鼐善於古文。晚年曾先後主講江南、紫陽、鐘山等書院。 學術思想方苞是桐城派的創始人,主張學習左傳、史記,講究義法,提倡義理,要求語言雅潔,反對俚俗。姚鼐是集大成者,他的古文主張,在提倡「義理(內容合理...
價值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人生、事物的看法或評價。如:「僅以個人價值觀來評論人事的是非,是不夠理性客觀的。」
交易領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此成員多半只會達到工作基本要求,不會有額外的付出與貢獻,其工作滿意度與投入程度也會較低,對領導者評價也會較差。(註二)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交易領導、後效酬賞、例外管理、領導成員互動理論Keyword:transactional leadership、contingent reward、management-by-exception、leader-member exchange model 參考資料謝文全(2012)。教育行政學(四版)。台北市:高等教育。P.206-209(註一)秦夢群(2011)。教育行政理論與模式...
端木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1.1 端木複姓1.1.1 姓氏源流1.1.2 得姓始祖2 齊吳之戰3 評價4 參考資料 生平  端木賜(前520年-前446年),春秋末年衞國人,字子貢。孔子的得意門生,「受業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稱其為「瑚璉之器」,在孔門十哲中以言語聞名。萬仞宮牆典故,出自子貢稱贊孔夫子之學問高深。  子貢利口巧辭,善於雄辯,且有幹濟才,辦事通達。曾任魯、衞兩國之相。他還善於經商之道,曾經經商於曹國、魯國兩國之間,富致千金,為孔子弟子中首富。後世,題詞贈贈商界有成就之人,常以「端木遺風」等,甚至有人奉之為財神。  子貢...
惠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且善於發揮非凡的辯才,頑強地宣揚自己的見解,要人們接受自己的見解。這是惠施名辯之學的顯著特點。 評價 惠施對於我國古代名辯之學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雖然,惠施著作失傳,僅存的“歷物十事”又缺乏具體論證,這對於深入研究惠施的邏輯思想帶來諸多困難。但是,惠施是把百家爭鳴中關於理論問題的爭辯進而發展為關於邏輯問題探討的偉大先驅。並且,“歷物之意”的那些命題,不僅是才氣橫溢的哲學議論,而且是思想深邃的名理分析。它無愧為古代邏輯學的重要典籍。在中國邏輯史上,“以善辯為名”的惠施同時是以“善譬”著稱於世。 “善譬”是他善於...
揚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學術思想3 著作4 評價 生平揚雄(前53年—18年),字子雲,西漢哲學家、文學家、語言學家,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郫縣)人。為人口吃,不能劇談,專心於潛心思考,早年傾慕司馬相如,模仿司馬相如的《子虛》、《上林》等賦,常作辭賦,名聲遠播,大司馬車騎將軍王音召為門下史。後經蜀人楊莊推薦,漢成帝命他隨侍左右。前11年正月與成帝前往甘泉宮,作《甘泉賦》諷刺成帝鋪張。十二月又作《羽獵賦》仍然以勸諫為主題。被封黃門郎,與王莽、劉歆等為同僚。前10年揚雄作《長楊賦》,繼續對成帝鋪張奢侈提出批評。提出以「玄」作為宇宙萬物...
陳義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觀點3 著作4 評價5 參考文獻 生平一九五三年十一月四日生於台灣花蓮,三歲移居彰化。父籍四川,母籍山東。就讀台中師專時嘗試文學寫作,編輯刊物。曾任教小學,後就讀師大,改聘中學教師。與葉紅媛結褵。一九八二年起任職聯合報,二○○○年獲選「高級資深績優記者」。四十歲以香港大學中文研究所入學許可赴港,轉學新亞研究所,獲文學碩士學位。現為高師大國文博士候選人,聯合報副刊主任,中華民國筆會理事,台灣文學協會常務理事於大學兼授新詩及大眾傳播等課程,寫作未輟。曾獲金鼎獎、時報文學推薦獎(與小說家鄭清文合得)、詩歌藝術...
王之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簡介3 評價4 著作 生平王之渙是盛唐詩人,生卒年記載不詳,據考證,大約是西元688~742年。 簡介擅長描寫邊塞風光,曾任職主管文書簿記,後因誹謗辭職,十五年後,才又擔任補文安郡文安縣尉。王之渙,或作王之奐,字季淩,出身太原王家,是當時望族。常與王昌齡、高適、等詩人交流,故在當時就已經非常有名,可惜對他的記載相當稀少。 評價靳能在墓志銘中稱王之渙“孝聞于家,義聞于友,慷慨有大略,倜儻有異才”,可謂對王之渙一生的完美概括。 著作《登...
種族中心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種族中心論(ethnocentrism)係指一種將自己的生活方式,或自己的行為、主觀判斷價值觀、所處社會之規範、意識形態和信仰等視為唯一正向、合理的形式,並以此標準作為判斷、評價他人生活、文化優劣的思考模式,甚至傾向將其他文化視為奇異、非道德。遵循種族中心論者經常以自我中心作為標準去衡量、評判其他人的生活方式,然而,這種凡事以自己作為出發點的思考,很容易造成偏見或獨斷的評判。雖然這個概念的使用通常以種族做為對象,但這種思維和心態並不只出現在不同種族之間,在階級、族群、性別和不同宗教團體之間,也經常存在這類偏見。歷史上,此...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