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40.623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謝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承認過錯,請求諒解。《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三國演義》第三回:「太后曰:『汝等可大將軍府謝罪。』」
傷天害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弟聞之,怒,率多騎登門;孫亦集健僕械禦之。兩相叫罵,竟日始散。王未快意1>,訟2>之。孫捍衛入城,自3>質審,訴婦惡狀。宰4>不能屈,送廣文5>懲戒以悅王。廣文朱先生,世家子,剛正不阿6>。廉7>得情,怒曰:「堂上公以我為天下之齷齪8>教官,勒索傷天害理之錢,以吮人癰痔9>者耶!此等乞丐相,我所不能!」竟不受命,孫公然歸。王無奈之,乃示意朋好,為之調停,欲生謝過其家。孫不肯,十反不能決。婦創漸平,欲出之,又恐王氏不受,因循而安之。妾亡子死,夙夜傷心,思得乳媼,一問其情。因憶無病言「逃於楊」,近村有楊家畽,疑其在是;往問之,並無知者。或言五十里外有楊谷,遣騎訊,果得之。 〔注解〕 (1) ...
超凡入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形容學術造達致極至的境界。《警世通言.卷四○.旌陽宮鐵樹鎮妖》:「許遜復傳吳猛諸徒,則淵源有自,超凡入聖者,不患無門矣。」
郎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稱謂:(1)對男子的尊稱。《三國志.卷四三.蜀書.黃李呂馬王張傳.王平》:「自非郎君進忠言於太傅,誰復有盡言者也!」《初刻拍案驚奇》卷四○:「某隱居在西嶽,甚荷郎君相邀之意,有故明旦先徑往城中,不得奉陪也。」(2)古代對貴公子的稱呼。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連往恪,恪不與相見。後於張輔吳坐中相遇,別駕喚恪:『咄咄郎君。』」也作「郎子」。(3)本指太守之子,後為對他人子弟的敬稱。《醒世恆言.卷二四.隋煬帝逸遊召譴》:「楊素歸謂家人曰:『小兒子吾已提起教作大家郎,不知能了當否?』素恃己有功,於帝多呼為郎君。」(4)妻子對丈夫的稱呼。《二刻拍案驚奇》卷三○:「郎君將此兒歸閩中,又在何處另結良緣?不知且從黃易兩家之言,成了親事。」
非驢非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書.卷九六.西域傳下》宣帝時,長羅侯常惠使烏孫還,便宜發諸國兵,合五萬人攻龜茲,責以前殺校尉賴丹。龜茲王謝曰:「乃我先王時為貴人姑翼所誤,我無罪。」執姑翼惠,惠斬之。……後數來朝賀,樂1>漢衣服制度,歸其國,治宮室,作徼道2>周衛3>,出入傳呼4>,撞鐘鼓,如漢家儀。外國胡人皆曰:「驢非驢,馬非馬,若龜茲王5>,所謂驘6>也。」 〔注解〕 (1) 樂:喜愛、喜好。 (2) 徼道:禁衛森嚴的道路。徼,音ㄐ|ㄠˋ。 (3) 周衛:周密的防衛。 (4) 傳呼:封建時代,君王出行時,由侍衛高呼閒人迴避的一種威儀。 (5) 龜茲王:龜茲國的國王。龜茲,音ㄑ|ㄡ ㄘˊ,漢朝西域國之一。在今...
投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停止抵抗,向對方降順。《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纔經數合,只見樊愛能、何徽兩個引取馬軍先走,右軍潰散,只留步軍千餘人,盡解甲走北漢主軍前投降。」《三國演義》第二回:「朱儁分兵四面圍定,城中斷糧,韓忠使人出城投降。」
根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事物的基礎、根基。[例]這位老教授的國學根柢深厚,在詩詞方面造尤精。
陳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請願,陳述衷情。《後漢書.卷八四.列女傳.皇甫規妻傳》:「妻乃輕服董卓門,跪自陳請,辭甚酸愴。」唐.吳融〈授孫儲秦州節度使制〉:「既聞陳請,須議改移。」
木人石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書.卷九四.隱逸列傳.夏統》夏統字仲御,會稽永興人也。……後其母病篤,乃洛市藥。會三月上巳,洛中王公已下並至浮橋,士女駢填,車服燭路。統時在船中曝所市藥,諸貴人車乘來者如雲,統並不之顧。太尉賈充怪而問之,統初不應,重問,乃徐答曰:「會稽夏仲御也。」……充欲耀以文武鹵簿,覬其來觀,因而謝之,遂命建朱旗,舉幡校,分羽騎為隊,軍伍肅然。須臾1>,鼓吹2>亂作,胡葭3>長鳴,車乘4>紛錯,縱橫馳道,又使妓女之徒服褂襡5>,炫金翠6>,繞其船三匝7>。統危坐如故,若無所聞。充等各散曰:「此吳兒8>是木人石心也。」統歸會稽,竟不知所終。 〔注解〕 (1) 須臾:片刻、暫時。 (2) 鼓吹:儀仗樂...
軒昂氣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拒討無功。中平三年,遣司空張溫行車騎將軍,西討章等。溫表請堅與參軍事,屯長安。溫以詔書召卓,卓良久乃溫。溫責讓卓,卓應對不順。堅時在坐,前耳語謂溫曰:「卓不怖罪而鴟張大語,宜以召不時至,陳軍法斬之。」溫曰:「卓素著威名於隴蜀之間,今日殺之,西行無依。」堅曰:「明公親率王兵,威震天下,何賴於卓?觀卓所言,不假明公,輕上無禮,一罪也。章、遂跋扈經年,當以時進討,而卓云未可,沮軍疑眾,二罪也。卓1>受任無功,應召稽留2>,而軒昂自高,三罪也。古之名將,仗鉞臨眾,未有不斷斬以示威者也;是以穰苴斬莊賈,魏絳戮楊干。今明公垂意於卓,不即加誅,虧損威刑,於是在矣。」溫不忍發舉,乃曰:「君且還,卓將疑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