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9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奔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急行,快速地跑。《後漢書.卷六四.吳延史盧趙列傳.史弼》:「及下廷尉詔獄,平原吏人奔走闕訟之。」《聊齋志異.卷一.勞山道士》:「俄頃,月明輝室,光鑑毫芒。諸門人環聽奔走。」
秕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秕子和米糠。比喻煩瑣或無價值的事物。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省事》:「守門闕,獻書言計,率多空薄,高自矜夸,無經略之大體,咸秕糠之微事。」唐.杜佑〈杜城郊居王處士鑿山引泉記〉:「棲遲衡茅,秕糠爵祿。」也作「糠秕」。
傍若無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自視甚高或意態自然。《晉書.卷七九.謝尚傳》:「導令坐者撫掌擊節,尚俯仰在中,傍若無人,其率如此。」也作「旁若無人」。
軒昂氣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拒討無功。中平三年,遣司空張溫行車騎將軍,西討章等。溫表請堅與參軍事,屯長安。溫以詔書召卓,卓良久乃溫。溫責讓卓,卓應對不順。堅時在坐,前耳語謂溫曰:「卓不怖罪而鴟張大語,宜以召不時至,陳軍法斬之。」溫曰:「卓素著威名於隴蜀之間,今日殺之,西行無依。」堅曰:「明公親率王兵,威震天下,何賴於卓?觀卓所言,不假明公,輕上無禮,一罪也。章、遂跋扈經年,當以時進討,而卓云未可,沮軍疑眾,二罪也。卓1>受任無功,應召稽留2>,而軒昂自高,三罪也。古之名將,仗鉞臨眾,未有不斷斬以示威者也;是以穰苴斬莊賈,魏絳戮楊干。今明公垂意於卓,不即加誅,虧損威刑,於是在矣。」溫不忍發舉,乃曰:「君且還,卓將疑人。」...
四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代朱熹取《禮記》中的〈大學〉、〈中庸〉二篇,加上《論語》、《孟子》,稱為「四書」。[例]他從小熟讀四書五經,文學造很高。 △四子書
布鼓雷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雷門,會稽(今浙江省紹興縣)的城門,有大鼓,鼓聲宏亮,可傳到洛陽城。布鼓雷門指以布做成,敲不出聲響的鼓和雷門的大鼓相比。語本《漢書.卷七六.王尊傳》:「太傅在前說相鼠之詩,尊曰:『毋持布鼓過雷門!』」比喻在高手面前賣弄本領,貽笑大方。唐.李商隱〈為舉人獻韓郎中琮啟〉:「捧爝火以干日御,動已光銷;抱布鼓以雷門,忽然聲寢。」
逼人咄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通解》,不敢上呈。衛1>有一弟子王逸少2>,甚能學衛真書,咄咄逼人,筆勢洞精3>,字體遒媚4>,師可晉尚書館書耳。仰憑至鑒,大不可言。弟子李氏衛和南。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晉.王羲之〈雜帖〉。 (1) 衛:衛鑠(西元272∼349),字茂猗,東晉河東安邑人,汝陰太守李矩妻。工書法,尤擅隸書,師法鍾繇。王羲之少時曾跟他學書法。 (2) 王逸少:王羲之(西元321∼379),字逸少,王導之姪,晉臨沂人,後南遷為會稽人。嘗為右軍將軍,世稱王右軍。善書法,所寫草隸,冠絕古今,以〈蘭亭集序〉、〈樂毅論〉等為最,後人稱為「書聖」。 (3) 洞精:流利精妙。 (4) 遒媚:形容書法秀美而...
博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職官名。起源於戰國,秦、漢時設置。因其掌通古今,以備諮,為學術顧問的性質。《漢書.卷一○.成帝紀》:「古之立太學,將以傳先王之業,流化於天下也。儒林之官,四海淵源,宜皆明於古今,溫故知新,通達國體,故謂之博士。」
乞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懇切的祈求。《三國志.卷四三.蜀書.張嶷傳》:「屢乞求還,乃徵成都。」元.馬致遠《漢宮秋》第二折:「寡人乞求他左右,他比那落伽山觀自在無楊柳,見一面得長壽。」
捫蝨而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面捻著身上的蝨子,一面侃侃而談。語出《晉書.卷一一四.苻堅載記下》:「桓溫入關,(王)猛被褐而之,一面談當世之事,捫蝨而言,旁若無人。」形容人態度從容不迫,旁若無人。也作「捫蝨而談」。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