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87.514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低潮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低水位線。
艾瑞克森(E._Erikson)人格發展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擔憂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滿足。艾瑞克森把希望定義為:"對自己願望的可實現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勢力、標生命誕 生的怒吼。"兒童期(1.5~3歲):自主與害羞和懷疑的衝突這一時期,兒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說話等。更重要的是他們學會了怎樣堅持或放棄,也就是說兒童開始"有意志"地決定做什麼或不做什麼。這時候父母與子女的衝突很激烈,也就是第一個反抗期的出現,一方面父母必須承擔起控制兒童行為使之符合社會規範的任務,即養成良好的習慣,如訓練兒童大小便,使他們對骯髒的隨地大小便感到羞恥,訓練他們按時吃飯,節約糧食等;另一方面...
一丘之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理這件案子的官員雖然手段不同,但都是一丘之貉,每個都貪贓枉法。例二:小王和老張上班時間老是在聊八卦雜,對自己負責的業務卻是打混摸魚,真是一丘之貉。
膾炙人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zhì hǎi nèi釋義︰猶「膾炙人口」。見「膾炙人口」條。 01.宋.林景熙〈故國子正鄭公墓銘〉:「然性有能盡,而命不可期;理有能窮,而數不可必。雖立卓之顏,而不免於短也,況以此議公哉!公程文在黃子冊中,膾炙海內,至今誦之。」  參考詞語︰流膾人口注音︰ㄌ|ㄡˊ ㄎㄨㄞˋ ㄖㄣˊ ㄎㄡˇ漢語拼音︰liú kuài rén kǒu釋義︰猶「膾炙人口」。見「膾炙人口」條。 01.明.王世貞《曲藻》:「金陵楊狀元慎才情蓋世,所著有《洞天玄記》、《陶情樂府》、《續陶情樂府》,流膾人口,而頗不為當家所許。」  參考詞語︰膾炙一時注音︰ㄎㄨㄞˋ ㄓˋ | ㄕˊ漢語拼音︰kuài zhì yī ...
模稜兩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摸棱兩可注音︰ㄇㄛˊ ㄌㄥˊ ㄌ|ㄤˇ ㄎㄜˇ漢語拼音︰mó léng liǎng kě釋義︰即「模稜兩可」。見「模稜兩可」條。 01.宋.魏了翁〈太常博士知紹熙府朝散郎王聘君墓銘〉:「聽其言汪洋汗漫而可樂,察其意避就回曲而不根,此摸棱兩可之論也。」 參考詞語︰模棱兩可注音︰ㄇㄛˊ ㄌㄥˊ ㄌ|ㄤˇ ㄎㄜˇ漢語拼音︰mó léng liǎng kě釋義︰即「模稜兩可」。見「模稜兩可」條。 01.《明史.卷二○八.余珊列傳》:「飾六藝以文奸言,假周官而奪漢政。堅白異同,模棱兩可。」 參考詞語︰含糊兩可注音︰ㄏㄢˊ ㄏㄨˊ ㄌ|ㄤˇ ㄎㄜˇ漢語拼音︰hán hú liǎng kě釋...
相形見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朝官員可從正式服裝上看出官位的等級,甚至所受的俸祿,而官服中朝冠上的頂珠,便是其中一項重要的識別標。官位等級不同,頂珠的顏色和質地就會有所不同,如文武一品官便一律佩有紅寶石的頂珠,其他等級的官員不得越級使用。各大小官員之間的來往,不論品行與官德,論的只是帽子上的那顆頂珠,人因之而貴,亦因之而賤。所以小小的官員蔡伯芬,總是為他頂上那顆不甚高等的頂珠而時感不安,與人相比時老是覺得自己較為拙劣,故有「相形見拙」之語。後來「拙」多作「絀」,「絀」亦指不足、短缺。「相形見絀」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相互比較之下,其中一方顯得不如對方,或作為自謙之詞。出現「相形見絀」的書證如《歧路燈》第一四...
不置可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說可以,也不說不可以。形容不表示任何意見。※語或本宋.汪藻〈尚書禮部侍郎致仕贈大中大夫衛公墓銘〉。 △「模稜兩可」
自慚形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詞義3 用法4 相似詞5 相反詞6 例句 出處《晉書》衛玠傳:「珠玉在側,覺我形穢。」《聊齋異》褚遂良:「某自慚形穢,又慮茅屋龜媒,玷染華裳。」 詞義向較之下,自慚遠不如人。穢,骯髒。 用法形容自慚不及別人。可做自卑解。 相似詞自覺形穢 / 自嘆弗如 相反詞敝帚自珍 / 自矜自是 例句承蒙無妹垂青,惜兄自慚形穢,不敢高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標、標記。如:「記號」、「暗號」、「問號」。《水滸傳》第二四回:「到第三日晌午前後,你整整齊齊打扮了來,咳嗽為號。」
耳濡目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耳濡目染」原作「目擩耳染」。唐代時,虔州長史房啟因病去世,文學家韓愈為他撰寫墓銘,講述他生前的種種事蹟。房啟的身世顯赫,曾祖父與祖父都做過宰相,父親也擔任過祕書少監等職務。韓愈說他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受到父祖輩的影響,聽熟了、看慣了應有的做人處世態度,而養成高尚的品行與才能。後來「耳濡目染」這句成語就從原文的「目擩(ㄖㄨˋ)耳染」演變而出,形容經常聽到、看到而深受影響。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